路透社:历史最悠久的金融通讯社

来源: 《国际新闻媒介》

广告:

路透社比英国海军更强大,而且更危险。

——《柏林日报》1918年

【档案资料】

名称:Thomson Reuters(汤姆森·路透,简称汤森路透)

创立:1851年

总部:美国纽约

产品:新闻、金融市场数据与分析

主席:大卫·汤姆森

CEO:詹姆斯·C.史密斯

新闻总编辑:斯蒂芬·阿德勒

网址:http://www.thomsonreuters.com

【述评】汤姆森路透社是当今世界的西方三大通讯社之一,也是首屈一指的世界财经信息提供者,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行。有人曾说,“英国的贸易、早期英国电报公司事业和路透丰富的信息和声誉共同使伦敦成为世界新闻中心”;甚至有人说,路透的品牌力量“只有王冠和英国国旗能够超过它”。

1916年路透社被改组为路透有限公司。它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

为采用而闻名于世。自1851年成立以来,路透始终以及时、准确和公正的报道享誉世界,首发或独家报道很多世界新闻,无愧世界级通讯社“新闻公分母”的称号:1918年11月“一战”停火,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发表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1961年率先报道柏林墙的筑成,1988年报道苏联撤出阿富汗,1989年,率先报道柏林墙倒塌,领先报道1990年7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1991年的苏联的解体等重大事件……

从当年使用信鸽传递信息到今天的多媒体通信从创建之初的包括老板在内只有三名员工,到今天的跨国上市公司,从19世纪初的新闻采集机构到今天的全球最大资讯提供商,从向媒体机构供稿扩大到向非媒体机构提供服务,从金融区迁入伦敦舰队街,撤出舰队街迁往纽约时代广场,信息传递技术不断变化,办公地点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路透的定位:一个横跨新闻与商业金融两大行业的巨人。看看它的自我描述:“全球首屈一指的内容新闻素材、金融信息、企业解决方案技术和交易处理服务提供商”…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沧桑之后,2008年路透社与汤姆森集团合并,组成汤姆森路透社,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发展史】

一、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起步时期(1851-1978年)。

路透集团的名称来自创始人,德国籍犹太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l Julius闻报Reuter)。1851年10月14日,在伦敦金融街皇家交易所1号,挂起了“路透办事处”的牌子。当时创办的目的是在伦敦交易所和欧洲大陆间搜集和发布各种股市信息以满足银行和券商们的需要。

为保证消息的准确和及时,路透在欧洲各国的首都如巴黎、柏林、维也纳、雅典、阿姆斯特丹设立了办事处或通讯社,并利用横贯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和一支百只的信鸽队伍,组成了当时全欧洲最“高科技”的网络把这些通讯社联系起来。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路透搜集的信息逐渐从金融扩大到政治、军事、外交并向英国新透闻界进军。但从1851年挂牌成立到1858年之间,没有一家报纸同路透打交道,对于新券闻界来说,路透仿佛不存在。

1858年,为打破新闻通讯上的空白,路透社首先敲开了伦敦《广告晨报》的大门。在的攻下《泰晤士报》之后,路透社开始有了长足发展。1859年2月7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发表演讲暗示要参与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战争,路透社在巴黎的记者通过内部关系提前得到演讲全文并及时翻译成英语,当中午一点拿破仑三世开始演说时,载有路透集团稿件的《泰晤士报》已在街上售卖。路透社因此名声大振,订户源源不断。1865年在欧洲新闻界首发亚伯拉罕·林肯被刺杀的新闻之后,路透社依靠一系列重大首发新闻和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出色报道,在北美和欧洲赢得了极大声誉。

随着在新闻界知名度的逐渐提升,路透社进行了重组,扩充为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路透社电报公司,路透出任第一任经理。

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签订“三边协定”,获得在英伦三岛、荷兰及远东地区新闻报道的垄断地位。

二、赫伯特·路透的腾飞时期(1878—1915年)

1878年,老路透将路透帝国交给儿子赫伯特·路透,这时的路透社面临着组织经营、业务模式、人员思想和设备装置老化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如何从一个近代通讯社成功转型为现代通讯社也是摆在赫伯特面前的棘手问题。他为通讯社添置一批现代化通信器材,尽量起用年轻人、新人,充分考虑用户和读者需求,努力顺应时代发展。在赫伯特的努力之下,路透社重新焕发生机,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路透社兴盛达到顶点。从1898年到1908年,该社每年收入增加到14万英镑至20万英镑,并继续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一马当先。

三、向现代化国际企业转型期(1915年至今)

1915年,赫伯特死后,路透王国后继无人。路透社驻南非开普敦分社社长罗德里克·琼斯临危受命,出任路透社总经理,将路透改组成路透有限公司,并把公司的大部分股票卖给英国报联社。这样,路透社第一次实现了公司股权的多样化。

自琼斯之后,路透社又经历了数次改组,逐渐褪去家族产业色彩。“二战”后,除英国报联社外,澳大利亚报联、新西兰报联和印度报业托拉斯也先后参股路透社,这些使得路透社开始发展成为一个跨国性的国际通讯社。1984年,路透社在纽约纳斯达克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公众控股的国际企业,1987年7月4日,路透社为了筹集资金,再图发展,在伦敦和纽约股票交易所先后面向全世界售出了1亿多份普通股票,由此,路透社的所有权具有了全球化的性质。

2008年,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和路透集团正式合并为汤姆森路透,形成全球资讯提供商“三足鼎立”的格局:汤姆森路透、彭博和ReedElsevier目前的汤姆森路透集团,总部位于纽约,在全球近200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拥有约6万名员工,2011年收入达128.99亿美元,已成长为国际新闻和金融等综合信息服务提供者。路透集团的服务分为四部分:买卖与交易、研究与资产管理、企业以及媒体,其中超过90%的收入来自金融服务业务:对股票、外币汇率以及债券等资讯的分析处理、发送,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而当年使路透社声名大振的新闻业务如今仅占路透社全部收入的3%不到。

【规模力】

一、品牌价值

2014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出的世界品牌500强中,汤姆森路透排名第42位。按照品牌影响力(Brand Influence)的三项关键指标:市场占有率(Share of Market)品员工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和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得分为5分、5分、4分。在者、媒体排行中,汤森路透位列Google、FacebookHBO、Disney、YouTube、Twitter、Fox、Wikipedia之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之前,在通讯社类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由于新兴网络媒体和娱乐集团的巨大优势和竞争力,汤姆森路透也难阻21世纪以来的一路下跌的趋势,2014年排名有所上升(2008年汤姆森路透社排名第19位,2009年排第21位,2010年排第28位,2011年第66位,2012年第54位)。

路透社是首屈一指的环球财经新闻及资讯服务集团,世界三大通讯社之一,160多年来,它用高质的新闻和品格创出了品牌,并在不断创新中使品牌增值,良好的品牌反过来又给路透社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形成了良性发展模式如今的“汤姆森路透”作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及专业情报信息提供商,将行业专门知识与创新技术相结合,在全世界最可靠的新闻机构的支持下,向金融、法律、税务与会计、医疗保健和媒体市场的领先决策者提供着关键信息。

二、传播网络

汤姆森路透社在全球130个国家的204个城市设有记者站,用18种语言,日发送稿件约800万字,向订户提供17种广电产品,月产7500段视频汤姆森路透社的订户遍布全球,其中包括《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CN、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在线和雅虎,甚至新华社等。

路透社与美联社和法新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业务重心在金融领域。在很多人心目中,路透的名字伴随着160多年来的时事新闻,它是通讯社,是一家新闻采集与播发机构。但是,路透不仅是新闻提供商,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资讯与交易终端销售商。新闻报道和媒体产品只占公司业务的3%,而公司97%以上的收入来自金融市场。这与路透社长期以来坚持的“两条腿走路,条腿都要硬”的经营策略分不开。因为,新闻报道是路透品牌价值的核心所在,出色的新闻报道是维护路透社良好国际声誉的关键,而经济服务则是路透社的重头戏,是路透社市场竞争的法宝。

三、人力资本

路透社和汤姆森公司合并以前,员工数量为1450人,新闻工作者大约有2300余人,大部分员工都在从事技术和销售工作(图1-2-2);合并以后,截至2012年年底,员工数量激增到60500人,居世界西方三大通讯社之首。包括编辑、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市场预测与分析师、财会人员等,这还不包括国外分支机构雇佣的当地通讯员、信息员和译员,真正称得上是国际信息提供和金融服务市场上的超级新闻卖家。

路透社不但对员工实行严格准入、培训和管理制度,为保持极高的国际化程度和业务的本土化,路透社也十分注重员工的文化背景和国籍多样性(见图1-2-3)。

【影响力】

自1865年首发美国总统林肯被刺杀,在欧洲新闻界声名鹊起,到后来签订三分世界的垄断协定,然后伴随着英国的扩张脚步逐步走向全球,路透社虽然曾被美联社、彭博社等新兴通讯社赶超,步入21世纪后又几经跌宕,如今被汤姆森兼并,但是不能被抹杀的事实是:路透社在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占据着160多年的辉煌历史。160多年来,它积累起来的雄厚资本和强大的采编能力,改变着世界新闻界的格局;它技术经营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和对新闻价值的恪守,促进着世界新闻业的发展。

路透社的新闻报道享誉世界,它制定的《路透社新闻手册》不仅指导着本社记者及时、准确、客观和全面地报道新闻,还被全世界的记者奉为圭臬,为西方新闻价值的维护做出了贡献。长久以来路透社对金融信息的解读和对经济新闻的分析已经形成一种主流模式,而这种模式一直影响着受众。2008年与汤姆森公司的强强联合,更使其成为世来我家第一大财经资讯提供商。

路透社的国际新闻紧密配合英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对英国的观念进行全球行销。尽界第一大财经资讯提供商管路透社的品牌核心是准确和公正,但是路透社作为“大英皇权下的一个机构”,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主所有,实际上还是受英国政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英国的官方喉舌而发挥作用,它的新闻报道在服务英国经济的同时,配合了英国政府的外交活动。

【经营管理】

一、重视国际新闻业务和突发性新闻报道

路透社创办之初的主要订户是英国和欧洲的银行家、商人和经纪人。2011年,新闻收入约占3%。纵观路透社历史,新闻从来不是路透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这仍然不妨碍新闻在路透社的“拳头产品”地位。在调整的过程中,路透社加大了在媒体新闻服务方面投入。这不仅是吸引财经客户的手段,也是保持品牌的关键。

路透社报道的独家或突发性新闻不胜枚举,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停火的消息;诺曼底登陆的报道;有关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20世纪90年代初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等。在21世纪初,有关巴厘岛爆炸事件、伊拉克战争中巴格达陷落老

以及萨达姆被捕等消息也都是路透社抢先发布的。这些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的率先报道使其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新闻通讯社之一。

路透社的新闻业务从一开始就侧重国际新闻报道1916年,接手路透的南非分社长琼斯进一步发展了路透社国际新闻报道网络1926年英国报联社控制路透社以后,更是明确了报联社负责国内新闻,而路透社以报道国际新闻和经济信息为主的原则。

为确保新闻质量,路透社非常重视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新闻报道原则。在路透社作为规范新闻米编人员行为准则的《采编人员手册》中,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其编人要把准确性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着重强调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和客观,路透社还要求评论与消息分开、新闻采编人员不得搞有偿交易等。此外,路透社还一直倡导平衡报道原则。

二、重视全球财经信息服务

在经济信息产品品牌中,路透在全球的名气可谓首屈一指,与路透齐名的其他几家老牌世界级通讯社虽然可以在新闻方面同路透一争高下,但在经济信息方面,却只能甘拜下风。

在“三边四社”协定之后,路透社确立了在国际新闻界的地位,引入“股票大师”(Stockmaster)向欧洲订户提供多种股票和其他市场行情,标志着路透进入了用计算机采集、加工和传递信息的新时期。路透社的战略调整适逢其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中东石油禁运使全世界对于金融信息的需求变得无比迫切路透社抓住机会于1973年推出“莫尼特”(Monitor)系统,满足了这一需求。按照这一战略,路透社推出了一项又一项新业务,服务范围从货币商场逐渐扩大到包括证券、期货、商品、能源在内的主要交易市场,金融产品由单纯的价格行情扩大到与市场有关的各种信息、经济新闻以及各种市场交易设备。自1975年,路透社已不再自称“讯社”了,而改称“占领先地位的电子信息提供者”。

路透社在经济信息业务上,实行以“综合化”为特征的“增值战略”,其信息价值在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增值战略”具有以下特点:(1)建立广泛的信息来源网:(2推出高容最的系列产品信息(3提商信息产品的传送速度:(4)为订户更好地使用信息提供条件。

路透社也曾在全球经济财经信息领域的竞者争中失利。靠高明的经营手段崛起的彭博社,短短十多年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几乎与路透并驾齐驱。互联网导致信息中心分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些远离世界金融和经济中心,靠大胆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而崛起的新生代小公司,瓜分着原本由路透社占领的市场份额。

面对这些冲击,路透社先是推行网络化战略,然后又实行了迅改计划,但是真正使其重回世界金融信息老大地位的是与汤姆森的合并这一决策。老牌财经媒体巨头路透社侧重银行业,前全球第三大财经信息供应商汤姆森在经济信息领域侧重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两家公司的“联姻”互相弥补了对方的不足,加强了产品服务线,共同抗衡来自彭博社的挑战,继续领跑全球经济信息服务业。

三、从家族企业转变为现代上市公司,低成本运营

1865年,朱利叶斯。路透出任路透电报公司经理。他退休后,赫伯特。路透继任,第三代继承人休伯特:路透不愿继承祖辈衣钵,路透王国后继无人,自动走上了“共和制”道路,从家族企业转变为股权多样的现代公司。

1984年,路透社在纳斯达克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家公众控股公司,开始股份制经营概式,与此同时,路通杜开始了“战略收购”,这大大提高了路透社的国际化程度。

进入21世纪以后,路透社经营逐渐斯走起下坡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点:首先是来自外界的冲击和压力。美国彭博社以了路透杜的金融服务领域的优势地位,24单易操作的系统和相对低廉的收费大冲击冲击了路透社的新闻领城;其次是路透社机构机小时电视新闻频道的增多和网络的迅速发展运营成本。

面对冲击。路近将转型成为提供专门资讯的公司作为发展目标,运用自身的核心技术、规模和品牌,以合适的价格提供切合需要的产品与完善的服务。2000年,路透社推行了“网络战略化”计划,以节约成本、扩展市场。2003年,路透社开始推行的迅改(Forward)计划。自该计划施行以来,路透社将81个非核心周边公司砍掉。将资讯产品数量从1300多个精简到60个,并在2005年之前裁员2500人。

四、重视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

路透社一直非常重视对高新技术的创新与运用。

1964年,路透社通过Stock market系统在计算机上传输金融数据,打开了财经资讯市场的大门。1973年,路透建立监控系统,使用计算机即时显示外汇汇率;到1982年时,路透集团已经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专用通信网络,拥有规模庞大的设备和传输系统;1994年,创办路透金融电视,利用自己的企业专网实现实时追踪报道交易所市场走向;2000年,路透进军网络世界,在这-一年的股东大会上宣布,将在四年内花费5亿英镑打造路透社网络设施,最终实现路透产品和服务都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加工、处理和销售。2004年5月,路透社网站引人RSS技术”提供自动新闻更新服务。

与汤姆森集团合并后,新集团在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方面持续进行了巨额投资。2009年,相关技术的支出将近10亿美元,约占全部总投资的88%。为了向全球商务人士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信息,汤姆森路透集团一方面致力于整合技术资源,另一方面利用最新技术继续发展在线传输平台。路透公司一直依赖两大超级终端即路透Dealing3000和路透3000Xtra传输财经信息和数据。前者能让交易商进人最大的交易指令传送网络系统,享受更及时的信息服务。后者是路透公司提供的市场资讯和报价系统,具有丰富的外汇市场方面的资讯和强大的报价功能。

2009年5月11日,汤姆森路透集团开始为苹果iPhone和黑莓手机免费实时提供不同的新闻服务应用程序。2010年4月14日,汤姆森路透集团宣布了合并以来最重大的改革,定义了新的专业信息消费方式:为“Google一代”定制网络平台,以在线搜索取代终端指令。并且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下银行小客户数量的增长需求,新集团将会推出在线培训和客户支持,即企业客户平台Elektrou。

五、重视资本运营

相对于美联社的“非营利性组织”和法新社的“非营利性的自治公共组织”状态而言,成长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路透社有着标准的企业化发展模式。作为上市公司,每逢陷人困境,总是能够通过套用企业化运作模式,在不断的重组兼并中发展壮大。

1984年,路透集团的股票上市,得到了大量资金,它的“战略性收购”计划也自此开始,这个计划侧重两方面:一是提供路透社自己不能提供的产品,二是打入被竞争对手垄断的市场。

1985年,路透社收购当时世界上唯一一家为交易所研制通信网络的美国里奇公司,填补了路透社向交易所提供信息处理设备的空白,不仅成为交易系统市场的垄断者,占据6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且借此机会,了解了美国主要场所是如何设计、装备和运转的,从而为路透社产品广泛渗入美国各交易所创造了条件。

然后紧接着,路透社兼并电脑软件公司、声音通信产品公司、股票交易系统研制公司及经营历史数据库的公司等10余家。路透社前社长格伦·伦弗鲁说:“这些收购给了我们专业技术和市场地位,其速度要比我们自己去建立快得多。”

被路透社兼并的相当一部分公司位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这反映了路透社的通过收购打入美国市场的战略意图。1984年,路透社买下合众国际社新闻图片海外部分,路透社的图片开始大规模进军美国市场,为路透社其他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吹响前奏。1990年,路透社单方面中断协议,开始自己在美国采集新闻图片,由于合众国际社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彼时路透社已基本实现取而代之的目标。

21世纪初,路透社完成了史上较大的一次并购,买进了纽带咨询系统(Bridge Information System)的绝大多数财产。虽然这次并购间接导致了接踵而来的亏损,但是经过“迅改计划”,路透社迅速扭转了局势。

2008年汤姆森并购了路透,甚至使157岁的路透集团改名换姓为汤森路透集团。20世纪90年代中期,汤姆森对专业信息服务开始进一步投资。1996年,它成功收购了西区出版公司,标志着向信息服务商迈进的第一步。2007年月15日,汤姆森公司与路透社宣布合并计划,Woodbridge(汤姆森家族企业)持有53%的新公司股份。2008年4月17日,汤姆森公司与路透社正式合并,汤森路透诞生。

1997年以前,路透社还是金融信息与数据市场的绝对主导。但是从1997年到2001年,彭博社的市场份额从19.9%上升到了38%。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金融市场不景气,路透社在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的同时,更是遭遇彭博社的挑战。彭博社在销售、技术及新闻团队等方面胜于路透社。路透社的员工数量庞大,分站点较多,提供的产品种类繁多;而彭博社员工较少,办公设施成本较低,且在全球高额销售一种产品彭博终端。在路透集团与汤姆森集团合并前,彭博社已占有金融和数据市场33%的份额,而路透和汤姆森分别占23%和11%。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汤姆森路透集团的并购策略已初见成效。汤森路透因为汤姆森集团的加入,不仅为争取更多全球信息市场份额提供了更强的技术支撑,也在历史数据以及新闻相关链接方面得到了完善并且大大提升了在北美地区的影响力。初步实现了彼时汤森路透CEO汤姆·格罗瑟的雄心—借助路透的网络将原汤姆森的专业业务推向亚洲、中东甚至更远的地方,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延伸阅读】

路透风格:快速、准确和公正

作为一家靠传播新闻与信息起家的集团公司,在创立之初路透就为公司定下了自己的风格并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对所提供的所有信息要做到快速、准确和公正。

一、快速报道以制胜

路透的信息以“快捷、及时”著称。老路透把“新闻要快,要客观,要敢于冒风险”作为该社发布新闻的指导方针。为了争取时效,抢发新闻,路透集团总是千方百计,把握时机,力求出奇制胜,有时为了抢发一条新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为保证传播时效,路透集团不断投入巨资,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安装新设备。尽量争取传播的快速、高效。正是这些举措,使路透集团在传播时效上掌握了主动权。“快速、及时”成为路透新闻的一大风格。

当老路透在亚琛办通信业务时,由于布鲁塞尔到亚琛之间没有电报线路,为了赶时效,他就使用了一队信鸽来传递金融信息,此举在世界通信史上成为佳话。后来,老路透又用拦截邮船的办法,快速传递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消息。这些都为路透集团的快速报道赢得了声誉。路透集团对金融市场信息的传递更是快得惊人,现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往往以秒来计算,路透的信息发布系统能将世界各地金融和外汇交易市场的信息即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二、准确客观创造品牌

但作为新闻的大卖家,仅仅保证时效性是远远不够的。客户还要求提供准确、客观和翔实的报道分析。而靠着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新闻报道去吸引订户,创出品牌,进而逐渐扩大其他产品的销路,提高综合经营的效益正是路透集团的经营策略。

所以,强调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就成了路透集团确保新闻传播质量最重要的内容。路透集团要求其采编人员把准确性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在其作为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准则的《采编人员手册》中,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关于新闻报道“准确性”的一些基本要求:

在我们的报道中,准确性高于一切。

切勿歪曲事实,切勿加入不公正的感情色彩,切勿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导语或生动的短语而失去平衡。

记者在搜集材料时必须核对每项事实。编辑必须对报道中前后不一或未注明出处有争议的说法提出质疑。

记者和编辑必须确保报道的意思和平衡不因使用不精确的语言而受到损害。

如果你对报道中的某个事实有疑问,在未弄清其准确性之前不要发稿。如果你对某个次要细节没有把握,而稿子的时效性不很强,那就先省略掉这个细节,发完稿后再去核查,然后予以补充。

三、公正:确保报道质量

新闻报道力求客观公正是路透集团一直提倡的另一项原则,也是确保新闻传播质量的重要内容。为使报道客观公正的要求便于实际操作,路透集团对新闻写作有许多具体

要求,如:

新闻报道须交代消息来源和事实出处;

新闻报道要少用形容词和副词;

新闻报道应尽量使用“中性”词;新闻报道要不偏不倚,注意报道平衡;

新闻报道不宜加以评论,评论应与消息分开,等等。

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路透集团规定采编人员不得因“接受除价值微不足道者以外的礼物”,或为了“接受交通、住宿及类似事件”,而“置编辑方针的正直于危险中”。

快速、准确和公正的原则正是路透的品牌基础,路透所提供的报道不但在新闻传媒界享有很高口碑,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界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企业客户认为,路透集团的新闻报道不但迅速可靠,而且具有影响世界市场的力量。根据路透集团的新闻报道,可以对当前市场行情、金融形势,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的态势及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准确、客观的评价,从而有助于确定正确的经营、投资方向和策略。路透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接受,业务蒸蒸日上。

广告:

相关内容

编辑:Admin 时间:2019/10/18 10:38:17 阅览:6102   返回    
路透社
通讯社
扫描关注53BK报刊官网
扫描关注阅速公司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