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具有国家色彩的通讯社

来源: 《国际新闻媒介》

广告:

一般人都认为巴黎有好多家报纸,但是说老实话,严格点说,全巴黎只有一家报纸,那就是曾在卢梭大街开过银行的哈瓦斯先生经营的哈瓦斯通讯社编发的新闻稿。

——巴尔扎克

【档案资料】

名称:Agence France-Presse-(法国新闻社,简称AFP)

成立:1944年

总部:法国巴黎

总裁兼CEO:埃马纽埃尔·胡格

网址:http://www.afp.com

【述评】法新社的前身是由银行家夏尔·哈瓦斯于1835年创建的“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上创立时间最早,历史最悠久的通讯社。英国路透社创办人朱利叶斯·路透,德国沃尔夫通讯社创办人伯恩哈德·沃尔夫都曾在该通讯社工作过并加以仿效创办了自己的通讯社。

在西方三大通讯社中,法新社的总体实力是最弱的。但长期以来,却能在全球范围内同实力雄厚的路透社、美联社展开激烈竞争,并在某些方面,特别是新闻产品在国外落地方面占据一定优势。

法新社不仅是西方三大通讯社中资格最老的一个,同时也是三大社中最具有国家色彩的通讯社,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传媒品牌。

历史上,法新社以出色的新闻报道能力和独特的报道角度,发出了许多重大的新闻。例如法新社记者在1972年最早抢发了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代表团被袭击的消息,在1984年最早抢发了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被刺的新闻,在1995年俄罗斯的军队攻占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时,也只有法新社一家的记者发出了现场报道。

【发展史】

一、哈瓦斯社时期(1835-1937年)

法新社的前身是哈瓦斯通讯社。1835年,法国银行家夏尔·哈瓦斯以自己的姓氏创建并命名了全世界的第一家通讯社,并率先将Agence这个单词用于“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每日出一份新闻稿供给报刊、使馆、府机关和银行,他自称是“报纸的报纸”,他的新闻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

哈瓦斯社的成立时间几乎和法国廉价报刊同时出现,也正是廉价报刊的浪潮为哈瓦斯社迅速崛起推波助澜。实际上在此之前,法国已出现过几家通讯社,但因经营不善,维持不长,而未产生世界性影响。1826年,哈瓦斯组建了一个新闻社,建议报界订用稿件,却遭到拒绝。8年后,法国出现了廉价报纸。与政党报纸不同,廉价报纸不重言论,而重消息。根据这种的变化,哈瓦斯于1835年正式创办哈瓦斯通讯社。

哈瓦斯社成立一年后,巴黎两家当时销路最大的廉价报纸《新闻报》和《世纪报》先后成为客户,其他廉价报纸纷纷地加入客户的行列。由于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新闻内容真实可靠,哈瓦斯社很快发展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数一数二的新闻通讯社。以至于巴尔扎克于1840年在他主编的《巴黎杂志》上写道:“一般人都认为巴黎有好多家报纸,但是说老实话,严格点说,全巴黎只有一家报纸,那就是曾在卢梭大街开过银行的哈瓦斯先生经营的‘哈瓦斯通讯社’编发的新闻稿。”

1870年,哈瓦斯社与英国路透社、德国沃尔夫社和美联社签订了著名的“三边四社”协定,从而建立了对世界新闻市场的瓜分垄断体系。在形成世界舆论的同时也开始操纵舆论。在当时,哈瓦斯社的势力范围包括:法国、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埃及(与路透社共享)、中美洲、南美洲。

自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哈瓦斯社的业务发展顺利。不过到了20年代末,由于财政状况恶化,哈瓦斯社不得不接受当时法国外交部的资助,从而变成了“半官方通讯社”。

二、法新社时期(1937年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哈瓦斯社的转折点。由于法国败亡,哈瓦斯社被当时法国维希政权的法兰西新闻局所控制,在德国纳粹的管制下哈瓦斯社也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而作为地下抵抗运动的一部分,哈瓦斯社的一部分爱国员工则在法国国内外建立了4个反法西斯通讯机构。1944年8月,巴黎解放,法国参加了抵抗运动的通讯社接管了哈瓦斯通讯社,并于同年9月30日,在戴高乐临时政府的指导下,在哈瓦斯社原址上组成了法新社。当时,法新社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国官方通讯社,社长由政府任命,经费由政府拨款支持。由于政府色彩过于明显,订户数量急剧下降,这时的法新社失去当年哈瓦斯社的国际影响力。

为扭转这种局面,1957年1月10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新社改组章程,规定该社为“独立的公共企业”,社长不再由政府任命,经费依靠向订户出售新闻收入,从而在形式上取得了独立地位。章程还规定,法新社应准确迅速、清晰并完全独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向全世界各地发消息,报道世界政治、金融、体育新闻和传送各种图片。报道分别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此后,法新社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

【规模实力】

一、品牌价值

2012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出的世界品牌00强中,法新社排名第101位按、品牌价值照品牌影响力的三项关键指标: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得分为3分、5分、4分。在媒体排行中,位于路透社(2012年排名第54位)美联社(2012年排名第74位)之后,在西方三大通讯社中排名靠后。

二、传播网络

法新社总部设在巴黎,下设采写部、编辑部和摄影部。采写部根据不同领域分为政治、外交、财经、社会、体育和文教6个大组。而编辑部按照发稿语种分为8个专线供应国际新闻。在海外,法新社在美国华盛顿、中国香港、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和乌拉圭蒙得维的亚4个城市设立总分社。

以这5个城市为核心,法新社在包括法国在内的全球160个国家设立200个记者站,其中法国国内仅有23个记者站,其余记者站分布在欧洲、亚太地区、中东、非洲、北美、拉美和中美洲、中国香港。

法新社还具有完善的全球新闻发布网,有五颗通信卫星及全球各地的2000个卫星地面站。

法新社的全球用户高达13000多家,其中平面媒体约7600家,电台2500家,电视台400家,通讯社100家,国际组织1500家,还有许多政府和企业订户。

法新社每日不间断地以英、法、西、德、葡及阿文向遍布全球的3500家各类订户发布超过300万字的文字报道。3000多张新闻图片、100张信息图表和FLASH新闻,并通过其合作伙伴,以中、日、俄和意大利文发布《每日新闻快报》法新社电视服务AFPTV目前每月制作大约200条视频新闻。可以说法新社在法语新闻市场上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在全球新闻市场上的地位也是非常稳定的。

三、人力资本

法新社在1999年提出建设“世界性多语种多媒体新闻通讯社”③,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重视采编队伍的建设。与路透社和美联社不同,法新社的员工构成编人员所占比重最大。

法新社目前拥有2000多名雇员,分别来自81个国家或民族,其中正式文字记者、编辑1200多人,摄影记者200多人,其余为技术和行政人员。

此外,法新社还在各国拥有2000名当地的特约记者实行人员地方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一方面利用熟悉当地环境的本土记者提高新闻采写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人事成本。因此,现在从法新社总部直接分派人员主持分散各地的新闻业务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

法新社记者和编辑无职称,有级别。年轻学生进门为实习生。期满合格后,进入8级系列,即从一级至八级。三级是个“坎”,六级也是个“坎”。升上三级以后,四、五、六级按年限自动晋升,当然也有个别受阻的情况。升至六级,再往上走,即等于“跳龙门”了。七级为副总编级,八级为总编级。这个八级制是巴黎记者公会所承认的。记者、编辑升由所在部门推荐,社级会议通过。

法新社的纪律颇严,一旦出错,便对当事人进行处理,如调回国内、通报批评、警告级等。对于后方的编辑,纪律要求亦很明确。绝不准私自为外单位供稿。如果外单位点名,或者自己与外单位协商达成供稿协议,皆须经社领导批准。这时,法新社与该单位签订合同,本人则可分得一定的报酬。

【影响力】

现在的法新社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性通讯社,路透社和美联社在国际新闻市场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法新社也是一个最值得让法国人自豪的传媒品牌。其秉承精益求精的法兰西民族性格特点,以公平客观的新闻理念,准确、迅速和清晰的新闻报道特点,使其在世界林林总总的媒体中,处处受到尊重和推崇,且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早在哈瓦斯社时期,创始人哈瓦斯就曾说过:“记者手握的笔是把利剑,助纣为虐可祸国殃民;秉持公理正义更可化为抗暴之百万雄师,捍卫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虽然今天,记者手中的笔变成计算机键盘或者摄像机,但是法新社追求正义和客观的精神依旧保存。法新社的新闻有三大显著特点:准确、迅速和清晰。

新闻准确性是法新社的首要要求。每一篇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检查两遍以上,保证每一个消息源确凿无误,每一方意见诉求得到保证。为保证稿件规范性,法新社于1983年在全社范围内编发《法新社工作人员手册》,实际上是对整个采编系统流程规范化的要求,内容包括编辑部工作程序、工作方法、采访技巧、采写要求等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闻对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挑战,为确保新闻真实,法新社明文规定,严禁记者将维基百科和Facebook等“虚拟渠道”作为消息来源。

发稿量大和迅速是法新社新闻报道的第二大特色。为保证稿件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遍布全球的订户受众,法新社除建设全球范围的记者网络外,还租用通讯卫星,在世界各地设立5000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凭借完善的新闻收发体系,保证了法新社新闻首发率和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能力。法新社把新闻的时效性明明白白地写入了《法新社工作人员手册》的第一章,争抢“新闻第一”。争抢采写独家新闻已成为法新社记者的一种自觉行动。

第三大特色是清晰。法新社在引用驻在国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的消息时,不是照转照抄,而是突出重点,采摘法新社用户感兴趣的主题和角度,加上详细的背景资料。法新社的消息即使是抄自驻在国的通讯社、报纸,在驻在国也有广大的读者。

【经营管理】

一、非营利性自治制度

法新社前身哈瓦斯通讯社曾以独立于政府的身份运行于国际新闻市场,但1944年法新社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以后,却成为受制于法国政府的新闻机构。在这之前,法国新闻界和法国政府就法新社的运营制度发生过激烈争论法国新闻界一心向往美联社非营利性自治的运营制度,但是由于法国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通讯社终究无法脱离政府财政支持而独立运营。政府控制与法新社新闻编辑独立理念产生巨大的矛盾,通讯社内部纷争频繁,国外订户陆续放弃订立合同,法新社国际声誉每况愈下,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经过多年磋商,1957年,经过特别法特许授权,法新社改组为非营利性的自治公共组织,从此获得了独立地位。也就是说,法新社性质属于独立经营的社会企业,可以进行商业化的操作,并且独立于法国政府,不再由政府任命社长,而是经过独立选举产生社长。

法新社工作由一位首席执行官和15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管理。8位法国报业代表,2位法新社员工代表,2位广播和电视公共服务部门的代表,3位政府代表(一位是由总理指定的,另一位是由财政部长,还有一位是外交部长)董事会三年选举一次首席执行官。另外,法新社还有一个财政委员会,由两名会计法官和一名财政部官员组成,负责审查财务管理,督查营运收支是否达到预算平衡。

二、半官方性质带来运营困扰

按照公司治理的理论来说,改组后的法新社是半官办通讯社,有政府补贴,是政府资助的新闻机构。它实行企业化管理,不完全是商业性质,政府每年用1亿多法郎补贴法新社,用来弥补它的亏损。

法新社被称为半官办通讯社,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法新社在经济上仍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只不过政府将直接补贴改为由各级政府机构、国有部门及驻外机构订购法新社的新闻。政府机构订费实际上是政府的变相津贴。二是政府实际上控制着法新社社长的任命权。如上所述,1957年经法国国民议会批准的法新社章程规定,法新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管理委员会(后称董事会),该委员会由15人组成。其中政府代表3名,国有广播电视机构代表2名,法国报界代表8名,法新社员工代表2名。章程规定,法新社的社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候选人必须获得董事会五分之四的赞成票(即12票)才能当选。在董事会中,除3名政府代表外,国有广播电视机构的代表实际上也是由政府指派的,这样支持政府立场的代表共5名。而按惯例,来自法新社的两名代表在选举社长时是一律投弃权票的。这样一来,任何人想当选为法新社社长,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最多只能得到8票。

法新社经费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1)政府补贴性订费,即由政府机构、国营大公司订阅法新社的产品,照章付费。这方面的收入占大头,为48%;(2)报刊传媒订费,占27%;(3)私营机构、企业订费占20%②。尽管21世纪以来,这一比例逐年下降,然而由于长期依赖政府经济补助,法新社内部运营欠缺活力,当政府逐渐降低补助后,法新社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如何走出债务危机成为经营的主题。

现在,法国政府与传媒的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国家保证国有的法新社的独立自由性。在这种背景下,法新社的经营管理有了起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改善经营管理,走出债务危机,法新社逐渐开拓新的服务领域。1981年创建信息库,开展微计算机咨询服务;1984年10月成立视听部,提供广播新闻和声像产品;1985年加强图片新闻供应,继而又开发图表新闻;1991年同英国金融时报集团联合推出英语经济信息专线,打破了路透社独占伦敦市场的局面。自2001年起,法新社开始涉足视频信息服务,为订户提供视频服务,其视频服务AFPTV目前已成为法新社的核心产品。

1990年,法新社制订了一个“四年计划”,决心到199年实现收支平衡。到1992年,法新社的亏损额为2740万法郎。1994年,法新社终于把四年计划”提出的目标变成了现实,实现了“扭亏为盈”,赢利约1500万法郎。207年,法新社的净利润达到460万欧元。

综合来看,半官办通讯社的优势有二:一是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很大,运行资金有保障;二是实际运作又比完全的官办通讯社灵活。其劣势有二:一是财政上对国家的依赖性强,经营活力不足;二是受官方一定程度的控制,运作自由度比股份合作制通讯社、股份制通讯社小。

三、积极应对新媒体挑战

法新社一直没有放松在新媒体领域的努力扩展,只是相对路透和美联,它的新媒体动作更为低调。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法新社就第一次建立了“奥运会多媒体服务”,以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形式,满足新媒体客户的需求。目前,法新社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产品已经依托其先进的传输技术扩展到多种新媒体传播平台,如互联网、SMS/MMS、WAP、PDA、3G移动电话等。在户外大屏幕广告和网络教育等领域,法新社也有所涉及。

近年来,法新社在新媒体发展道路上的主要动作有两条非常清晰的脉络,一是大力发展新媒体产品;二是与各个发展日益强盛的新媒体平台或渠道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扩展自己的新媒体产品市场。

1.大力发展新媒体产品

视频产品是法新社发展新媒体业务的核心。2007年,法新社视频服务大力扩张,宣布推出面向广播公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手机运营商的国际视频新闻服务,名为AFPTV,平均每月提供150条视频新闻报道,70%为时事新闻报道,20%为时尚生活类报道,其余10%为研究报告。现在,日常新闻实现了通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五种语言进行播发。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法新社积极投身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新闻服务。通过技术公司Creative Link与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建立合作,向其提供新闻和图片,收取一定基本费和实际流量进行分成。2008年2月13日,法新社宣布与MobileScope公司合作提供移动即时新闻服务。2008年2月5日,法新社宣布加人MINDS International(Mobile Information and News Data Services for 3G)联盟,致力于推动移动信息和新数据服务项目在欧洲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新闻通讯社从单纯的内容服务提供商向移动服务提供商身份转变。该项目下的产品包括:为报纸提供新闻发布平台和与读者互动的平台;移动博客服务;多媒体手机杂志服务;新闻提醒等服务。

2006年2月,法新社与日本软银集团共同投资建立了一个交互性日语网站AFP-BB,开启了交互式新闻报道模式。网民可利用博客和BBS论坛,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个性化主页,随时发布针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贴。

2.以渠道合作扩张市场

法新社积极利用新兴视频网站推销视频内容。2007年3月3日,法新社与视频内容提供商Zoom.in达成内容提供协议。通过Zoo.in为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用户提供法语、英语视频内容。2007年7月6日,法新社加入全球网络内容网站Mochila。该网站是一家出售图片、视频、文章等媒介信息的网站。2007年7月25日,法新社与数字媒体发布平台ClipSyndicate签订内容合作协议。通过这一合作协议,法新社的视频内容AFPTV将通过下一代网站ClipSyndicate传递到数千家网站。

法新社还与商业图片提供商等合作拓展图片销售渠道。2007年6月4日,法新社与商业图片提供商Pictopia建立合作关系,使法新社的图片销售不再局限于媒体和组织,而是面向个人,满足了自媒体时代个体网民对图片的需求。

继美联社之后,2007年4月6日,法新社与Google达成一份授权协议,允许Google在新闻或其他服务中使用法新社的新闻和图片等内容。双方在一份联合声明中称:“该协议允许Google以一种创新方式使用法新社的内容,为网民提供更完美的用户体验。”同时,法新社同意撤回2005年3月对Google提起的诉讼。当年,法新社以Google新闻服务随意转载版权新闻为由,将Google告上法庭。

【延伸阅读】

法新社如何应对纸媒危机

作为全球三大通讯社之一的法国新闻社(AFP),如今也像法国纸媒一样,受到来自社交网络与个人视频等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在此情形下,传统纸媒为节省开支,尽量缩减国际新闻和社会新闻,而将报社资源专注于某特定领域,逐步转为专业媒体。但法新社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便是遍布全球的记者站网络,因此曾经作为纸媒重要给养的法新社如今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新媒体的强烈冲击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新闻通讯社的职责是在地区、国内及全球范围内搜寻纯粹资讯并传递给其他客户,而作为客户的纸媒、电台和电视台则利用这些资讯进行重组以制作出自己的新闻产品,并将其公之于众。

但新闻通讯社这一传统特色在网络及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中黯然失色。如今,任何人发布的信息都可以随时随地被阅读。法新社一名记者说“以前,法新社在信息传播速度上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任何媒体都无法与其竞争。但推特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现在很多个人或机构都选择首先通过社交网络发布讯息。2013年2月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范龙佩首先通过其推特账号向全世界宣布,欧盟各国领导人就2014年至2020年欧盟预算达成协议。2012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推特上留下四个字“再来四年”证实其连任成功,4小时之后,他搂着妻子米歇尔的照片和这四个字一起在推特上被转发了50万次。

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从网络上源源不断地获取各种资讯,传统新闻通讯社面临的国际竞争者越来越多:CNN、半岛电视台BBC、谷歌,抑或推特…我记得曾经有一段时期,法新社甚至可以说操控着历史事件的进程。在我们确定出席并到场前,任何重要新闻的发布会都不会开始。法新社记者犹如国王”另一名法新社记者这样回忆道。

为了让法新社的影响力在如今的媒体资讯洪流中尽可能得以保留,法新社管理层也鼓励其记者开设自己的推特账户。“管理层的这一举措起码有一点好处,就是让通讯社的记者从阴影中走到聚光灯下,”一名法新社记者说道,“以前,我们所撰写的报道文章唯一反馈来自我们的编辑。现在社交网络改变了这一点,再小的错误在推特上都会产生反向。”路透社的推特账户拥有350多万粉丝,联社250多万,而法新社法语和英语账户粉丝总和不过40多万。

社交网络可以被视为实时新闻警报系统,”法新社首席执行官胡格(Emmanuel Hoog)在通讯社巴黎总部大楼的办公室里如是说。总部大楼对面即是Brongniart宫,后者直到1998年仍为巴黎证券交易所之用,亦被视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象征。“但全球任何一家大型媒体都离不开新闻通讯社。推特只是一种网络媒介,它对资讯没有任何筛选与编辑。在当今嘈杂纷乱的讯息爆炸时代,我们一如既往地秉承着新闻的真实可靠性,法新社新闻部主管马索内特(Philippe Massonnet)说道,“如今我们的工作是将信息进行背景分析,在回顾其历史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对未来远景做出展望。”管理层的愿望固然但在网络实时讯息的冲击下,通讯社也很难始终保持冷静的判断力和事件的客观性。

独立还是合作

在纸媒垂危的大背景下,法新社同美联社路透社一样,在奋力抵御新媒体冲击的同时,力图更好地利用网络。每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通信大会上,各大通讯社无一缺席。胡格2010年接手法新社之后,也立即表示将更为全面地为大众提供服务。为此,法新社相继推出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阿拉伯语的iPhone应用程序和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iPad应用程序。

法新社现在更多采用合作的方式扩充整体业务。例如在图片领域与美国知名图片社盖帝图像(Getty)进行合作。在日本,法新社与该国电子商务通讯公司软银(Softbank)合作推出了互动式网络资讯服务。自200年,法新社与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美国财经类信息出版公司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and Company)进行合作,并为其分支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提供综合及政治资讯。

作为特许授权的非营利性自治公共组织的法新社既不是国企也非公立机构,其收入主要依靠顾客的资讯订购合同。1957年法国议会通过的法律也规定法新社禁止接受任何直接的政府补助。但法国政府作为订购资讯服务的主要客户,为法新社带来每年1.2亿欧元的收入,占该社总收入一半之多。欧盟委员会就此已经对法国政府提出起诉,认为其在变相为法新社提供补助金并违反欧盟的“自由竞争原则”。目前法国政府正与欧盟进行谈判,以期使后者承认部分的公共补助是保全法新社整体利益的必要条件。

眼看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法新社的财政状况也不容乐观,部分业务的平均稿酬预算减少了10.3%,特派预算减少12.7%。一名前董事会成员毫不掩饰其失望,“在我看来,法新社犹如困兽一般遭到双面夹击。在通讯社新运营规则下,很多信息源的确认都可以通过推特来实现。并且我也看不到法新社拥有足够的创新产品来应对新媒体时代。曾经林立的资讯大厦即将倾毁,唯有充满活力的小规模团队才能够存活。”

广告:

相关内容

编辑:Admin 时间:2019/10/22 10:15:46 阅览:6233   返回    
法新社
报纸
扫描关注53BK报刊官网
扫描关注阅速公司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