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邮政举办大型报刊征订活动,新民晚报的现场订单量已经突破30份

来源: 新民晚报

广告:

上海邮政举办大型报刊征订活动,现场众多读者表示—— “夜饭吃饱,还是要读新民晚报”

今天上午9时,上海邮政“深情献读者,方便千万家”大型报刊宣传征订活动在鲁迅公园举行。距离活动正式开始还差5分钟,读者吴中一就来到新民晚报展位前,要订阅一年报纸:“我是来得最早的吧?”上海邮政公司的工作人员回答:“已经有五六个读者抢在您前面了。”此时,在吴中一身后,已有多名读者排队等候。

自从新民晚报1982年复刊以来,吴中一坚持订报,一年不落。“记得20多年前订报纸还是限量供应,要去里弄领取订报单。”如今,他每天看报一个半小时,从80多岁的老母亲到刚满20岁的儿子,全家都是新民晚报的忠实读者。旁边几名读者笑着说:“夜晚吃饱,阿拉还是要读一读新民晚报。”

活动现场聚集了本市乃至全国数十家平面媒体。9时20分,新民晚报的现场订单量已经突破30份。“以往每年新民晚报都能占据现场订单量的80%至90%,估计今年也不会例外。”本报发行部门负责人马息壤介绍。

 

剪报 留存历史痕迹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陈国兴刚考进复旦大学,就成了新民晚报的读者。上午办完全年订报手续,他拉住记者,向本报提了三点意见。

“第一,我读了几十年晚报,最爱看副刊《夜光杯》,还投过好几次稿,可惜都没选用,你们下次能不能优先考虑?第二,报纸上偶尔会出现错别字,我感到很难受;第三,最好能把广告和新闻分叠印刷,方便我们读者剪报。”

年过七旬的陈老伯有多年的剪报习惯,一直把新民晚报当作记录历史的工具。对重要新闻事件或一些副刊专栏,他都细心剪下,分门别类。十八大召开期间,他坚持把相关报道内容归类整理,留作纪念。

 

阅读 网络无法取代

在上午的活动现场也不乏年轻人。30岁的女读者韩静头戴耳机,听着音乐直奔新民晚报展位,迅速订报、领礼品。“我平时经常上网浏览新闻,但内容太多太乱,看报纸所能带来的阅读体验,是网络无法取代的。”她平时最关注财经和时事,由于大学里学的是中医专业,还打算向本报副刊《康健园》投稿。

和韩静一样,今天上午到现场订阅的读者,都领到了围裙、洗发露、洗衣液等礼品。大多数订户明确表示,礼品固然有吸引力,但报纸内容办得好看,才是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生日 登报送上祝福

订阅全年报纸,可免费刊登价值300元、不超过39个字的祝福语,也是吸引读者的一大亮点。上午10时,读者史俭德耐心地向陆宝桐传授经验。他每年都会登报送祝福,妹妹和老伴过生日时,都从新民晚报上收到了他的这份礼物。陆宝桐颇受启发,外孙女3个月前刚出生,他打算等宝宝周岁时,专门登报送生日祝福。“女婿是马来西亚华人,到时候多买一份报纸,专门寄去国外,大家一道开心开心。”

 

现场 订报还献爱心

今天上午,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旗下的新民周刊、文汇报、东方体育日报、上海日报、东方早报等报刊,也都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停留,积极订阅。

市邮政公司副总经理于叶俊介绍,今年年底前每逢双休日,工作人员还会在本市多个小区轮流设摊,供读者现场订阅。“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千家万户,是邮政系统和各家报刊共同的社会责任。”

今明两天,新民晚报文化大篷车还开进共青森林公园,现场提供订报服务,并赠送精美小礼品。现场还会举行毛衣编织比赛,挑选多名热心读者,每人获赠一斤毛线,编织完成后的毛衣,将送往贵州偏远山区,为那里的失依儿童带去冬日温暖。

广告:

相关内容

编辑:Admin 时间:2012/11/18 8:23:32 阅览:1122   返回    
新民晚报
报刊征订
扫描关注53BK报刊官网
扫描关注阅速公司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