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盟枢校园》校刊办刊点滴心得
当收到安徽青年报社寄发的《安徽省第四届校报校刊评选颁奖通知》,得知《盟枢校园》中《读书笔记》栏目被评为“优秀栏目”,编辑方福荣同志被评为“优秀编辑”,我校欢欣鼓舞。从校刊的创刊到获得权威部门的如此认可,也就短短数月,仅仅出刊11期。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奖励。回首《盟枢校园》所走过的历程,往昔赫然在目。
一、校刊的诞生
说来也巧,校刊在我校的诞生适逢契机,随着我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项工作的逐步完善,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校在教科研方面申报了县级课题 ——“利用课外活动,促进农村小学生习作发展的研究”。为了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组会议,研究课题开展策略,着力推进课题组各项工作。《盟枢校园》正是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新生儿,它主要是以探讨小学生习作发展为主要目的,即学生发表交流习作,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阵地。并结合校少先队工作宣传校园新风气、新风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利用资源,挖掘师生办刊潜能
校刊创刊之际,首先面临的是内容的确定和内容的来源。为了能使校刊内容能源源不断,编辑部多次组织教师座谈,深入学生中调查、摸底,千方百计的使教师能主动积极地指导并发动学生创作,使学生情绪高涨地参与习作……《读书笔记》是《盟枢校园》中的主要板块,基于我校实际情况:目前,学校已开通了互联网,征订了大量涉及习作方面的报刊、书籍、电子图书等,教育资源丰富。另外,我校各班级还与香港TECC组织建立了长期“以受赠图书并写读书笔记回复”形式的来往关系,与清华、北大等名校学子建立了暑期支教联系等,如此大量的阅读素材、丰富的活动,为我们小学生习作的发展积淀了众多的创作机会。《读书笔记》正是同学们汇报读书成果的最好阵地,也是广大语文教师观测学生语言发展如何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读书笔记》以大容量的姿态接纳了众多习作发展中的学生“作品”,极大地刺激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确实是促进学生习作进步的好场所。据调查,校报中《读书笔记》栏目多数学生都爱看,因为他们有一种成功发表作品的快感!
三、良莠兼顾,激发“全民”办刊热情
校刊创刊初衷是推进我校学生习作发展的研究阵地,但随着本刊自身的发展,它的功效已远远超出促进学生习作发展这一范畴。编辑部适时作了相应调整,兼顾了习作水平高的和习作水平低的;年级高低;甚至是无习作专长的……我们在有几期校刊中专门辟出“爱心榜”板块,以表扬爱心捐款的好学生;辟出“光荣榜”板块,以表扬在运动会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另外,我们在后来的校刊中,固定了一个专版——校园风采,即图片集锦形式,主要是搜集校园内外近期的新风气、新风尚图片加以宣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上种种措施的实施,旨在使校刊的触角波及到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关注我们的校刊,达到总是在月余之际对校刊有一种期待感,真正实现校刊是学生自己的刊物,努力使校刊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好伙伴。若真的能达到如此境界,全民办刊,还有什么做不到、做不好的呢?
四、依托活动,保持校刊青春永驻
结合我们的课题 ——“利用课外活动,促进农村小学生习作发展的研究”。我们在课题的界定中提出:“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而言的,本课题利用课外活动是特指我校与TECC组织建立的读书回复学生习作、绘画作品活动,暑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学子来我校支教活动以及平时学校开展的涉及学生活动和教师自行开展的相关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生动活泼的主体,将学生的作文以及课外读写、感受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读写等语言活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最大限度的发挥阅读、感受对作文的积极影响,同时,在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训练基础上,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主动理解与评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自觉的读写习惯。“促进农村小学生习作发展的研究”,是以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系统理论、信息学等多种理论来指导的研究,是深入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心理层面的研究活动,从揭示学生读写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入手,发展表现在学生习作兴趣地提高,学生习作态度地端正,学生习作立意实在、个性化等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是关于小学生习作发展规律的综合研究。
青年体育报总编辑、中国青年报报刊发展中心主任毕熙东曾指出:1.校报校刊要成为学校里同学们喜爱的媒体,就一定要首先从视角上入手,拒绝平庸的视角。即依时依事前进,要常新。2. 了解受众,把握需求。办报首先需要知道自己报纸的受众的需求,只有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让受众喜欢你的报纸。我们在办刊工作中依托学校开展的禁毒宣传教育、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校园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等活动,办过专刊。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写出了真情文章,刊登在校刊上更具魅力。课题研究更加深入,为我们的校刊发展也带来了活力,它们达成了有机的结合。
身为农村小学,我校校刊起步较晚,从创办到发展还很稚嫩,在摸索和前进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我们总是报以谦逊的态度,抓住每一个机会。我校校刊编辑不是专业编辑,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搞好教学工作,还要努力学习编辑技术方面的相关业务:电脑排版,图片搜集整理、处理,文字录入、编辑等一系列工作。好在我校教师精诚团结,锐意进取,校刊分工不分家,某一环节遇到问题大家总是劲往一处使,所以我们的校刊总能期期及时,期期有靓点,时至今日,我们的校刊才会日趋完善、美观、大方,才会受到广泛赞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