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期刊

广告:

第一节 五四时期期刊简介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最重要的一份刊物,是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革命运动的主要阵地。以五四运动为界,前期的《新青年》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为五四运动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此外,它的创刊,正式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翻开了中国新闻事业现代史的新篇章。

1创办过程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月刊。每6期为1卷。

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陈独秀。出满1卷后,休整半年。

1916年9月1日重新出版第2卷第1号,改名《新青年》。

1917年主编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从1917年8月1日出版了第3卷第6号后,停刊4个月,然后迁往北京。

1918年《新青年》在北京出版,改为同人刊物。由陈独秀、鲁迅、前宣统、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轮流主编。

1920年2月,从第7卷第4号起,迁回上海,陈独秀继续担任主编。

1922年7月停刊,共处9卷54期。

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制定了刊物的宗旨;组织了编辑与作者队伍,发表了100多篇政论、专论。在以他为主的编辑成员的努力下,《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指导青年前进的一面旗帜。

2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地开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⑴《新青年》一创刊,首先打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⑵《新青年》着重从反对封建主义的道德思想入手,以全力向孔家店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个重要内容。

⑶《新青年》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

⑷在广泛介绍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方面,《新青年》的宣传也很有成效。

⑸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更重要的是倡导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新青年》正式把这种科学和精神与政治、道德上反封建主义的民主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新青年》对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猛烈抨击,震动了整个思想界与舆论界,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封建复古主义者将之视为洪水猛兽,严禁学生阅读,并企图借用武力镇压之。面对反动势力的攻击,《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表示了与封建文化思想坚持战斗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是对前期思想宣传的总结。

由《新青年》发动起来的新文化运动,从前期的性质来看,还属于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有很大的局限性。《新青年》的宣传也不可能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

但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它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以磅礴的气势,向封建势力发动猛烈的进攻,给阻碍社会进步的旧势力以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启发了人们特别是青年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把时人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同时它提倡新文学、提倡白话文、提倡科学,为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打开了闸门。这些都为中国的先进分子迅速接受马列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舆论方面的准备。

3《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1918年,即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年,《新青年》上开始出现有关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李大钊所写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是中国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运用报刊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标志。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传播者。他努力在报刊上宣传十月革命,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五四运动前夕,他在轮值主编《新青年》第6卷第5号时,把这一期的《新青年》编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了他自己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基本原理。

《马克思研究》专号的出版,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开端,同时也引起了《新青年》资产阶级右翼势力的反对,从而展开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论战的结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促使《新青年》编辑部分化。

《每周评论》及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1.《每周评论》

一战后,国家前途未卜;十月革命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了加强这一时期的政治宣传,及时报道时事和评论实际政治问题,陈独秀和李大钊决定创办《每周评论》,用以配合《新青年》更好地进行政治宣传、开展思想文化斗争。

1918年12月22日,小型4开周报《每周评论》在北京创刊。它是以评述时事、发表政论为主的政治报。

它与《新青年》互为补充,《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重在批评时政;《新》以不谈实际政治问题为基本方针,《每周》则专事讨论本国和世界的政治。两者共同为时代输入新思想,将文化斗争与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

《每周》内容大略分为12类,包括“国内大事述评”、“国外大事述评”、“社论”“随感录”、“通信”等。

《每周》的主要成员,由《新青年》同人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组成。

1919年8月31日出至第37期时,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从26期起改由胡适主编,开始以实用主义为政治方向。

五四运动爆发前,《每周》的矛头直指封建军阀,它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封建军阀在中国进行内战的阴谋,指出南北双方都是以帝国主义为靠山的军阀,他们的争权夺利造成了国家的灾难。《每周》把新文化运动与反军阀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密切结合时事政治进行鼓动宣传,促使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每周》全力配合《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复古主义的斗争。

对于五四运动,《每周》表示了热切的关注,是当时报刊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同时,《每周评论》第一次将这次伟大的爱国运动成为五四运动。

2.“荆生事件”

1919年初,复古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林琴南在安福系的《新申报》上发表了文言小说《荆生》,借以攻击新文化运动。《每周评论》为配合《新青年》提倡新文学反对复古主义的斗争,在第12号全文刊出此小说,并加按语,指出这篇小说史为压制新文化运动而作,并且连续发表文章加以分析批判。

《每周评论》对小说《荆生》的批判,被称为“荆生事件”。

3.“问题与主义”论战

《每周评论》编辑部内曾有过一次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它的实质是关系到该刊坚持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由于陈独秀被捕,李大钊避祸,《每周》从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第31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引来《国民公报》编辑蓝公武首先撰写《问题与主义》予以驳斥。正在避难的李大钊看到此文后,也马上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此文发表后,胡适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坚持实验主义的立场。《四论》没来得及发表,该刊就被查封。

这次论战的结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加快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进程。

《湘江评论》

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

1919年7月4日创刊,由毛泽东负责筹办并任主编。

《湘江评论》是一份4开4版的周刊,形式模仿《每周评论》,设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等栏目。

《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想为主旨”。其发表的最重要的政治论文是毛泽东撰写的《民众的联合》。毛根据十月革命的经验,分析了五四运动后我国革命发展的状况,提出了组织民众大联合的主张,他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发动和联合群众的力量。

《湘江评论》还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介绍世界革命形势,传播新思想,旗帜鲜明地进行了反帝反封的宣传。

他的出版,受到了反动阶级的仇视。1919年8月,被湖南军阀用武力查封。

5.《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市五四时期北方学生运动的中心地区,天津学生所办的报刊在全国青年中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初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该报创刊于1919年7月21日。对开4版。初为日报,两个月后,被天津当局查封。后经过斗争,该出三日刊。到1920年初停刊。发行量创当时学生报刊之最。

该刊设“时评”、“评论”、“新思潮”、“新闻”等栏目,内容极其丰富,是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在创刊之初,以周恩来为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成员就清楚地认识到报刊是革命运动的舆论工具。创刊号上,周恩来以《革新、革心》为题发表社论,提出要改造社会,也要在这种运动中改造自己的思想,革除一切旧的传统观念和影响。另外,其尖锐明确地“打倒反动政府”主张,在当时学社报刊中所见不多。

(五四运动时期,以《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为代表的革命刊物,在全国大量出现,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它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体现出青年学生的反帝反封的强烈要求)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新型报刊的诞生

1.《新青年》改组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进行改组,由民主主义刊物变成社会主义刊物,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进行理论宣传的机关刊物。

改组后的《新青年》发生的变化:

1 在组织成员上,陈独秀仍然是该刊的负责人,但是他已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此外上海发起组成员李达、陈望道等也加入编辑部。

2 在出版发行上,由原群益书局发行改为自行出版发行。这种改变,从组织上加强了共产主义小组对《新青年》的领导。

3 在内容上,改组后的《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论政治》,明确宣告以“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为目标。

④ 第8卷上还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这个专栏翻译介绍俄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资料,介绍苏联政府的各种政策和经济资料。这一专栏的开设,为读者提供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也为建党的筹备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改组后的《新青年》,在理论宣传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开展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对中国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阐明了在中国应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道理,从而使许多知识青年和工人摆脱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思想,逐渐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组织和思想上为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由于经济、人力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新青年》出版至1922年第9卷第6号后停刊。

2.《共产党》月刊

中共上海发起组为加强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为建党做好准备工作,筹办的秘密出版的机关刊物。

《共产党》月刊于1920年11月7日创刊,这一天是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主编李达。

该刊首先大量介绍了共产党的知识,刊载了关于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材料,还特设“世界消息”专栏,报道各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

《共产党》特别重视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著作的介绍;此外还发表许多文章,对“为什么要建党”、“建立什么样的党”、“党在中国应该干什么”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宣传。

同时,该刊多方论证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有力地批判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潮,为党的建立扫清了思想障碍。

对于《共产党》月刊的创见,主编李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共产党》人手最紧张的时候,李达不仅承担了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等一系列编务工作,还要完成写稿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的刊物的主编,李达功绩显著。

3.《劳动界》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15日在上海创办。32开本周刊。1921年1月23日停刊。主要编辑和撰稿人有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等。

《劳动界》的办报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

《劳动界》还用浅近的语言向工人们讲解“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道理。以十月革命的苏俄为例,鼓动工人们团结起来,为改变自己的地位而斗争。报道国际国内工人运动情况,尤其是各地工人开展罢工的消息。

通俗、亲切是《劳动界》的特点。为使识字不多的劳动者能看懂,每期还配图画。

4.《劳动者》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0月3日创办于广州。周刊。1921年1月2日停刊。创办人陈公博、谭平山等人。

该刊对工人进行了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通俗宣传,强调工人必须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制度,才能得到解放。值得一提的是,《劳动者》曾以《劳动歌》为题登载过我国最早的《国际歌》中文译文。

但是该刊也发表过无政府主义文章,有比较明显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5.《劳动音》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1月7日在北京创办。周刊。1920年12月5日停刊。主要编辑邓中夏、罗章龙等。

该刊注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生活,发动、指导工人的罢工斗争,曾详细报道过唐山煤矿瓦斯爆炸惨案和南京机织工人大暴动的消息。

(这三份刊物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的第一批工人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的产物,它宣告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第三节.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的发展

1.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业务的发展状况

㈠政论在报刊中再现辉煌

政论是中国近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而发展。人们将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称作报纸的政论时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初年,政论报刊一度衰退,新闻报刊渐渐发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新青年》为首的刊物,从文化角度,以大胆言论,发时代绝响,从而在思想、政治、文学上一新时人耳目,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于是,争论重新受到时人的青睐。

这个时期,评论以杂糅政论与新闻报道的形式大量出现。较之过去的舆论文章, 评论这一文体,与时代联系更为紧密、紧凑,在引导舆论方面的效果也更显著。

同时,杂文这种短小精悍的文体,也开始融评论与文学之风格,以批评时事、世事为主题,被世人关注,成为报刊上一种常见的、独立的文体。

㈡文言变白话,文学革命大获成功

《新青年》创办前,文化界还几乎全部盛行使用文言文写作。自《新青年》始,才逐渐用白话做文章。

《新青年》对文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公开宣判古文为死文字。

在提倡白话的同时,《新青年》身体力行,全部采用白话。在《新青年》的倡导和影响下,新闻界的白话报刊相继出现。

白话在报刊中的应用,首先在杂志类的刊物上,以后逐渐波及报纸的副刊,然后发展到社论。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文学革命,使报刊文体变为大众易读易懂的白话,扩大了读者群,由此也扩大了报刊的影响力。

与白话文的使用相适应的,是新式标点的运用。《新青年》从第4卷起开始采用新式标点,并公布了供统一使用的标点符号13种,此后报界相继使用。

㈢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副刊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副刊格调不高。新文化运动时期,报纸的副刊有了重大改革,从形式到内容,从作者群到读者群都有了根本的变化。

过去的副刊,常登载消遣性的、低级无聊的文章,此时的副刊成了先进知识分子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新思潮的真谛;

过去的副刊读者是城市小市民、旧式的无聊文人,改革后的副刊读者大多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副刊是《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晨报》的《晨报副镌》副刊、《京报》的《京报副刊》。前两个在上海出版,后两个在北京出版,时人共称“四大副刊”。

1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

《时事新报》创刊于1907年12月9日,研究系的机关报。五四时期主持人是潘公弼、张东荪等。它的副刊,原名《报馀丛载》。1918年3月4日,副刊中增加了《学灯》版。

《学灯》先后的主编有张东荪、俞颂华、宗白华等人。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副刊,为报纸学术性副刊之始。曾登载过讨论社会主义的文章,也大力提倡新文学。

《学灯》初为周刊,后改为半周刊、周三刊,同年12月改为日刊。《学灯》内容广泛,有各种周刊、专刊。后来趋于保守,1929年5月停刊。

2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

《民国日报》是国民党党报系列中历史很长的一张报纸。1916年1月22日由陈其美发起创办,总编辑叶楚伧、邵力子。

1919年6月16日起,《民国日报》取消了原来具有副刊性质的两个栏目:《民国闲话》、《民国小说》,改出《觉悟》副刊。由邵力子主编,陈望道协助。从6月18日开始连载李达写的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还刊登了当时已是共产党员的恽代英、邓中夏等人的文章。

从1920年5月20日,《觉悟》改出单张随《民国日报》附送。设各种专栏,宣传民主主义思想,介绍社会主义思潮。此时的《觉悟》成为我党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直到“五卅”运动,《觉悟》一直表现出比较彻底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初步的社会主义倾向。此后,邵力子离开《觉悟》,《民国日报》被国民党右派掌握,《觉悟》失去进步作用。

3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

《晨报》前身《晨钟报》,研究系的机关报。1916年8月15日创刊。

1919年2月7日起,《晨报》对第7版进行改革,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论坛》和《马克思研究》两栏。李大钊参加编辑工作,指导该刊出版了《劳动节专号》,从而使这一版成为积极宣传新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园地。

1919年10月12日,该报第7版改为单张发行,名《晨报副镌》,由孙伏园主编。开设讲演录、论坛、杂感、小品文等栏目。注重介绍新知识、新思想、新文艺,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提倡新文学、发展新文学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1924年10月因总编无故抽去鲁迅的《我的失恋》,孙伏园愤然辞职。该副刊改为《晨报副刊》,由徐志摩主编,在新闻界渐失人望。

④北京《京报》的《京报副刊》

《京报》由民国时期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于1918年10月5日创办。孙伏园离开《晨报副镌》后,邵飘萍便邀请他到《京报》主持副刊。

《京报副刊》于1924年12月5日创刊,在第1号上就发表了孙伏园的《理想中的日报附张》,集中反映了孙伏园对于当时报纸副刊的看法以及他的一些新闻思想。他认识到报刊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需求,副刊是要适应这种需要,但不是迎合,它应“作我们生活的指导”,并“负有批评的责任”。孙的这篇文章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副刊的重要文献,也是对我们今天的副刊进行检讨的一种借鉴。

《京报副刊》1926年4月24日因《京报》被封而停刊。

《觉悟》、《学灯》、《晨报副镌》、《京报副刊》,这四大副刊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园地,同时也积累了副刊的办刊经验,在新闻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㈣通讯社有了较大的发展

1916年后,全国出现了一次创办通讯社的热潮。

邵飘萍的新闻编译社是办得较出色、也较具独立性的。新闻编译社既编采本国新闻,也选译外电向北京各报发稿,由于此社能及时报道北京消息,其常常提供独家新闻,故而影响很大。

到1926年,全国通讯社仍大多规模很小,值得提到的有三家:

1国闻通讯社

胡政之于1921年在上海创办。最初仅限于邮寄,1925年开始用电报传递新闻,

这在我国通讯社中尚属首家。

国闻社名义社长邓汉祥、胡政之负责编采等业务,下设汉口、北京两个分社。总部一直设在上海,1936年《大公报》创上海版,胡政之将国闻社员工转为《大公报》成员,国闻社停办。

2申时通讯社

1924年创办于上海,是《申报》和《时事新报》共同创办的。

最初是两报编辑业余精选专电编译,发给外地报社应用。使用数年后,很受欢迎,各报纷纷向申时通讯社订稿。申时遂另聘专职人员,编发中英文电讯,自此业务日盛。

3华俄通讯社

1920年夏秋,由共产国际工作组和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创办。共产国际来华小组成员兼翻译杨明斋主持,向《新青年》等报提供十月革命后俄国情况的稿件,同时选译京沪报纸中有关中国的消息用电报发往莫斯科。1921年夏停止活动。

㈤商业性大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企业化报纸的产生,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条件,从主观来看,资本雄厚与办报人才缺一不可;从客观来看,报纸所在地应当是人口密集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商业网点众多、交通发达的商业化都市。

新文化运动时期,全国具备上述条件的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商业性大报注重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注重新闻的质量与实效,注重广告与报刊发行,管理趋渐现代化。

大报企业化是我国近代报纸向现代化报纸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五四时期这类报纸以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最具代表性。

2.民国初年,政论报刊衰退的原因

1政党纷起,党派间以政论为攻击敌党的武器,各为一党之私争论不休,持论不公,遂失去读者。

2政治黑暗,言论稍有不慎,小则受罚,大则查禁,主办人且有牢狱之灾,故而不痛不痒地写几百字,因政论自身缺少战斗力、说服力,所以在言论界也就没有了号召力。

3有的报纸只为赚钱,言论惹祸,自然是不谈为妙。

④政论报纸必须有一个好的主笔,一旦主笔离去,报纸则难以为继,索性向新闻方向求发展。

第四节.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育

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

1918年10月14日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发起,在北京大学成立,并自任研究会会长。

“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活动是每周一、三、五及星期天上午听课、练习、研究、议事。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徐讲授理论新闻学,邵讲授应用新闻学。

1919年4月22日,研究会创办会刊《新闻周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刊物。

1920年12月停止活动。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虽然只办了两期,但它的成立标志了中国的学者开始将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教育引进大学殿堂,它对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研究有着启蒙和拓荒的作用与意义。

2.《新闻学》

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是徐宝璜在给“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会员上课时的讲稿《新闻学大意》的基础上写成的。该书于1919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该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新闻学的相知、报刊的功能、新闻的定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还设计了编辑、采访、评论、发行、广告等方面问题。

书中确定了新闻学的基本定义以及新闻学研究的三个范围;

总结了报纸的性质和三种职能;

重点探讨了新闻和新闻价值的定义,归纳出衡量新闻价值高低的三条标准;

探讨了采访艺术、编辑艺术和社论协作,提出写好社论的四个条件;

论述了报纸的经营管理,重点涉及了报纸的广告和发行工作。

全书理论性比较强,是一部比较全面地论述新闻学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学理论著作,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3.《实际应用新闻学》

邵飘萍新闻研究的代表作,主要论述新闻采访方法。作者在著述此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采访体会,为后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广告:

相关内容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24 13:35:53 阅览:4160   返回    
五四时期
期刊
扫描关注53BK报刊官网
扫描关注阅速公司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