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在辽源路上的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内,记者见到了前来进行融资咨询的小企业老板李志诚。他告诉记者,服务大厅功能齐全,办理业务十分方便,过去他们遇到企业事务非常头疼,现在在中心的指导下,信息服务、融资担保、电子商务、创业指导、人力资源、法律服务、技术支持等需求可一条龙办理,有的只需要花几分钟递交材料。
自去年11月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以来,这个一站式、专业性、综合性服务平台,集中方便地解决了中小企业的共性需求,为企业反映诉求、获取信息、享受公益性或非盈利性服务提供了渠道和场所。不同于以往服务机构“只愿为大企业锦上添花、不愿为小企业雪中送炭”的惯性理念,该中心重点面向“势单力薄”的小微企业,从而迅速成为全市中小企业反映诉求、获取服务的首选平台和专业窗口。
成立一年来,以建设国内一流的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市级平台的服务能力扎实推进:依托中心内的“一线一网”,加快推进“8+1”功能软硬件配套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合理搭配入驻机构类别和结构,使平台提供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先后建成了融资服务中心、信息化体验中心、工业设计服务推广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技术咨询中心等专业平台,启动了saas云计算服务平台、电子商务贸易交易平台、工业设计CAD在线服务平台等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与实体平台的互补,现已成为功能齐全、影响力广、辐射力强的国家首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在市级平台带动下,全市中小企业三级平台网络体系建设工作大步前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区(市)级公共服务平台12家,重点街道(镇、园区)服务站100家,社会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30多家。在“集成集聚,三级联动”模式下,全市三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通过55585558服务热线、中小企业信息网、短信群发平台、视频服务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各级各类平台通过有效资源整合,会聚起近千人的专职服务人员队伍,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完善、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能力进一步放大,基本实现了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对信息闭塞的小企业来说,信息服务是他们求之若渴的。公共服务中心启用以来,成功组织举办了“青岛市专精特新小企业产品展示暨服务需求对接”系列活动、“小企业之家”半月讲坛系列公益性讲座、公共服务中心入驻机构区(市)行系列活动、“中介机构服务周”系列活动、以及55585558服务热线“促进创业扶持政策及人力资源专题日”活动、中小企业信用与融资对接发布会等多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题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惠企活动。截至目前,公共服务中心已开展各类活动共计171次,活动天数230天,服务中小企业12000人次,融资超市帮助企业实现融资贷款额19.3亿元,先后接待省内外参观团体60个共计1100人次,公共服务中心也被列为国家首批中小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本报记者 王 瑜
来源:《青岛日报》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