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开放思维-优质数字媒体发展思路

广告:

◎巴茨下台是必然的吗?

2009年 1月接任 Yahoo首席执行官的巴茨(Carol Bartz ),最近被董事会以电话通知的方式解雇,导致她在媒体上一阵哭爹骂娘的情绪反应。对于一个曾经身为全球最高薪 CEO的人而言,这样的下场毋宁是十分难堪的,这样的情绪也似乎应该能被理解。

然而,这样的结局似乎从她到任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细数她过去在软体行业的辉煌战绩(从升阳Sun Microsystem ,思科Cisco ,欧特克 Autodesk一路走进雅虎),很难在她的简历表上找到有关互联网产业与媒体行业的基因。

所以我们能想像,她上任后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才提出要把雅虎打造成「优质数字媒体」的战略,而从她开始执行这个战略以来,我们还能看出她其实只是因循传统媒体的道路前进,她并没有看出来「媒体」两个字在互联网行业的定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教科书中,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就是原先在一家卖饼乾的企业工作的职业经理人,郭士纳,在1993年空降到颓败的蓝色巨人 IBM之后,使这个企业转型并重生的故事。郭士纳割舍了硬件制造,将公司全力转型成提供企业服务的公司,获得了重大成功。

相对比于下台的巴茨,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从传统行业(是的,软体行业相对于互联网行业是传统的,非常)转战到新兴的科技领域,为何同样的故事在互联网行业结局不同?这会是一个个案,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巴茨不具备互联网与媒体思维

从雅虎的十多年发展,可以追寻出互联网的成长轨迹。雅虎首创的 门户网站概念,实际上做的是「内容聚合」,在本质上是传统媒体。而将雅虎起死回生的关键人物是2001年上任的 CEO赛梅尔,来自美国的娱乐影视行业,华纳兄弟,在他手上雅虎由亏转盈,业绩蒸蒸日上。

赛梅尔从传统影视媒体跨行到门户网站媒体的难度并不算太大,这也是他能很顺手让雅虎翻身的重大原因。但也是这个缘故,导致雅虎无法在搜索引擎上跟Google谷歌竞争,因为「让用户长时间停留」的思路(媒体),跟「让用户快快离开」(搜索)是完全不同的。

赛梅尔因此在2007年下台,换上雅虎的灵魂人物杨致远。他在短暂的任内集成了广告部门,推出新的广告平台(Project Panama)。我们能说这依然是因循著媒体的道路前进,做好用户要看的内容,透过更有效率的方式跟广告主互动。这是改良,不是改革。

因此,当巴茨上台后发布「优质数字媒体」战略时,人们的惊讶可以想见了。这间公司活在过去的辉煌历史中,对于互联网的变化接近于无视。即便是找来一个变革的推动者,最后却是雅虎改变了她,而非她改变了雅虎。巴茨,既不具备互联网思维,也不具备媒体思维。

这十多年当中,互联网不断走向更开放更自由的路上,这是网际网路的基因决定的。「优质数字媒体」更像是一个老掉牙的传统媒体在面对新媒体挑战时,关起门来说,「哼,我们不要理他们,我们知道自己是更好的」。以前的平面媒体在面对雅虎挑战时也是这么说的。

◎雅虎需要一个有开放思维的领军人物

Facebook兴起,互联网从「内容聚合」转向了「关系聚合」;微博兴起,互联网从「门户网站」转向了「个人媒体」;互联网的资讯流通,从「网站推送给你」转向了「朋友转发给你」。互联网的思维,就是看见了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本质,在于个人的能力被放大了。

相信自己能做完所有的事情,这是传统的思维。相信开放出去让别人来帮你完成事情,透过用户的选择,最好的东西会自然浮现,这是网际网路的思维。即便如苹果的iPhone,依然要推出应用商城而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自己开发,用户自然会告诉你什么软件是最好的。

不要去定义什么是对用户是最好的,要去定义透过什么样的机制让用户能轻易的找到对他最好的。要相信透过集合众人的集体智能,能够成就的事情比自己做要巨大的多。我们从雅虎的行为看不见雅虎内部有这样的信仰,包含杨致远本人。这才是雅虎最巨大的危机。

把「优质数字媒体」做好,有错吗?其实也没有。就跟电视出现后没有把广播消灭掉一样,继续守著门户网站阵地,做好自己擅长的事,不理会Facebook后起之秀的竞争,也是一条出路。但关键是投资人是不会放过这家公司的,守著一小块地稳当的赚点小钱是不被允许的。

据说雅虎内部非常尊重杨致远意见,很多事都会看他态度。巴茨下台后,据传杨致远打算找资金收购雅虎,而实际上杨致远已然不是一个对的人了。他曾有过创业激情,梦想,然而现在的他对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已经没有信仰。雅虎需要的是一个有开放思维的领军人物。

广告:

相关内容

编辑:Admin 时间:2011/11/4 7:46:17 阅览:421   返回    
数字媒体
互联网
扫描关注53BK报刊官网
扫描关注阅速公司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