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纸与Web2.0

广告:

3月2日上午10:00-11:00,网络杂志互动平台Xplus CEO于干做客腾讯科技总裁俱乐部,针对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盈利模式和web2.0等话题,与网友展开互动。

【主持人】 各位QQ网友大家新年好!在此我先代表腾讯科技的全体同仁向大家拜个晚年。今天非常有幸地请到的是Xplus公司的总裁于干先生,光临我们的总裁俱乐部。今天我们将就电子杂志的前景和电子报纸等话题和网友展开互动。欢迎于总的到来。

【于干】 谢谢,各位网友大家过年好,正月十五还没到,所以应该还可以给大家拜年。

Xplus CEO于干做客腾讯科技总裁俱乐部

观九年潮起潮落 心态越发平和

【主持人】 了解您的人就知道您也是互联网的老兵了,早在98年的时候您曾经担任瀛海威的CEO。现在一晃已经9年,看到互联网的潮起潮落,您有什么感触?

【于干】 互联网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所以不管它有多少起落,一定会向前走,而且后面的潮一定会比前面的潮更大。

【主持人】 您觉得现在是发展的高速期吗?

【于干】 底层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我们最近没有看到,但是从商业应用的角度,其实很多商业应用正在进入到规模性,真的落地并且和社会的其他传统产业能够做到非常好的结合。这是看的比较早的东西,今天我们都在实现、合作,这是非常可喜的状态。

【主持人】 您的心态怎样呢?

【于干】 越来越平和,看这些潮起潮落,看这些一系列的发展和新的挫折,都感到很平和或者是很平淡。

【主持人】 您是05年担任XplusCEO的吗?

【于干】 06年1月,刚刚满一年。

1.0时代的问题再次暴露在2.0

【主持人】 从05年开始,我们就看到了电子杂志行业的兴起,受到风险投资的追捧。但是在06年,大概是下半年的时候开始降温,电子杂志网站是真正缺少盈利模式呢,还是这些风险投资商都太心急了?

【于干】 我想06年上半年风险投资的温度很高,从下半年开始降温,这件事不是电子杂志这个行业单一的现象,而是整个VC这个行业所面对的一个普遍现实。也就是说,去年上半年整体的投资的温度,投资的量,投资的速度都是比较高,规模比较大的。因为2006年是中国风险投资这个行业在投资规模创记录的一年。据说2006年全年风险投资总额,中国到了16.4亿美金,这个规模是创记录的。但是投的案子的个数是比前两年有所下降。说明单笔投资额度变大了。电子杂志这个行当,应该说在去年的上半年所接受的投资就已经超过了一亿美金,这是整体而言。

所以从这个规模来看,应该说几乎占到了大概全行业VC投资的1/16。这个规模确实是很大的。这种很大的投资规模当然会带来进步,会带来发展,同时也带来困扰。因为它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收集这么大量的资金,那么我们要问出口在哪里?你刚才问到商业模式成熟吗?事全想明白了吗?恐怕并不尽然,因为它的发展历程还是很短的。其实它在发展过程当中面对的这些问题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系统的;都不是全新的,而我们很多都是曾经见过,或者是耳熟能详的,很多漏洞和当年的1.0时代面对的那些问题很像,听上去有点倚老卖老,没有,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曾为电子杂志行业驱动困惑

【主持人】 电子杂志经过这一两年的发展,给用户的感觉更多可能是看起来很花俏,却缺乏好内容,所以不少电子杂志厂商还是想寻求跟传统杂志的合作。是不是所有电子杂志类的厂商都遇到这样的问题?

【于干】 无一例外,这是电子杂志服务商面对的共同问题,像Xplus是基于Flash电子杂志的首创者,我们头上的“包”可能会更多一些,在公司这三年左右的时间里进行过多种模式,多种工作形态的尝试。从当年的那个起点到今天,我们仍然在起点,我们还在寻找发展的更好的空间和可能性。今天也是特别想告诉网友、公布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现在手上有完全的可能性来很好的解决刚才你说的那个非常严峻问题,就是内容和形式在电子杂志这个领域里面如何达成平衡,这种平衡会使得产业进行良性发展,会使得用户有比较好的体验,在实际应用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我们最近致力于做的一件事。

【于干】比如你刚才问我什么时候来的?我是去年初接手这家公司的运营管理。来的时候,总是要关心一下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这个公司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作为经理人来说需要做一些判断。其实电子杂志这个行业在当时的发展,我觉得应该是有一个几乎没有壁垒的一个起点。也就是说,我们就是基于Flash的页面制作,按你刚才所说,很花俏的一些表现形式,适合了一些网络用户的特定的需要。但是真正的内容和真正的技术是不是能够形成足够高的门槛,足够有效的壁垒,让它进入一种更有序的商业化的发展,甚至是商业化竞争,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并不充分的。所以说这个起点状态也是很困扰我的一点,因为这样一个起点就很难找到一个有效的,能够说服自己也说服公众的这样一个行业驱动力。

【主持人】 您曾经也困惑过?

【于干】 困惑过,在行业驱动上。我们讲一个新的产业或者是新的公司,总要关注驱动力来源是什么?是技术驱动吗?比如互联网整个发展是新技术引入,QQ是典型代表,一系列的新技术驱动着发展。还有一种我们过去经常在传统产业里面看到特定的需求驱动,这个其实也是非常本质的。前一时期大家看到的蓝海战略,也是想找到特定的新产生的需求,或者是强有力的有驱动力的需求。

【于干】 我发现电子杂志这个行业在发展初期的两三年里面既没有强有力的技术驱动,也没看到强有力的需求驱动。坦率来说,我个人感觉是这样。这里面资本驱动的作用很大。也就是说,这样一个表现形式上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资本的关注,然后大量的资本迅速地富集,形成了一个短时间的群龙跃进的局面。去年上半年我们三四十家平台在提供服务,几千家内容制造商在做你刚才讲的表现形式很丰富的产品。由于这种大额资本的迅速引入,也使得这个行业的整合快速到来,提前到来,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行业进入迅速整合期。一开始进入的小额资本其实就很快地退出了,他觉得无法竞争。下半年开始我们不断地接受到购并一些同业公司的要约,说是不是可以谈谈,我们价格不高,甚至是一些比较好的公司。这些资本驱动力令人奇怪,会带来很多一系列的问题也是正常的。

电子报纸的出现打破了困扰

【主持人】 刚才听您回顾了一下去年电子杂志行业的发展,以及您在探索当中的心路。回到今年,您也说到有一些大的动作。是Xplus最近推出的电子报纸?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于干】 电子杂志这个行当里面特别需要的是,当我们把表现形式进步了以后,特别需要有粘性的,能够让用户反复访问、持续性有阅读需要的内容,这对行业有非常核心的支撑作用。在我们现在这个内容供应产业当中,我们看到最大量的现在已有的社会存量,其实是在传统媒体,这些特别大量的经过考验、经过非常好的训练的内容生产者也都在现在已有的传统媒体的社会存量当中。我们作为一种新的增量形式,电子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增量形式是不是能够和这个社会已有的存量、这个规模性存量进行很好的整合,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传统媒体向数字化竞争,向数字化发展也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主持人】我了解到一些传统报业集团他们也是在寻求跟新媒体的融合方式。你们是不是瞄准了他们这种迷茫期?

【于干】 他们如果有迷茫期的话,我想我们也在迷茫期。如果两个迷茫加在一起,也许就是一个不迷茫。(笑语)从大趋势上看没有什么迷茫可言,全球转化过程,进步过程已经在每日每时发生中,这种发生进程中中国传统业也不应该落后,所以中国传统业也很清楚地进入到这样一个转型过程当中。国家新闻出版署这一年来不断地强调的就是要做数字报业。

【主持人】 很多报业集团已经有了新的尝试,像解放日报。

【于干】 对,解放日报、文汇新民、南方等等。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在做什么呢?我们开发了一套非常好的帮助报业转化到数字媒体这种形态的一套软件工具,这套工具我们现在叫做零门槛的一键式转化工具。因为我们非常乐于为报业的转型服务,我们Xplus自己的准确定位,其实我们是一个数字媒体的发行平台,我们自己并不生产内容,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和这些很好的优质内容生产者,共同为数字时代的这些读者提供服务的状态。我们提供这种软件帮助他们完成这个转化,这个一键式的是只需要对他们报业一个人员进行培训,一个报纸,转化时间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就是一个人拿着鼠标在那儿点,点半个小时,就已经把原来有印刷的状态完全地表现出在网络上形成服务的形态。这个转化过程是非常非常的方便。现在已经在国内的几大报业集团都在进行了尝试和应用。这是我们最近倾尽全力要做好的一个事情。

愿意把竞争转化成动力 被迫打响“价格战”

【主持人】 这是可能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当然我了解到你们在推电子报纸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有一家二十多年来一直占有报业技术出版市场90%份额的,国内一个最大的排版软件技术提供商,像你们这种技术可能会对它有一些影响。在你们的推行当中势必也会遇到一些阻力,您觉得这是真正的阻力吗?

【于干】 我们愿意把它转化成动力。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它固有的行业存在,这种固有的行业存在都是我们必须接受、承认和尊重的现实,所以如果说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产业发展空间,出现了一些很合理的,很正常的一些竞争这是我们非常乐于看到的一个局面。跟已经有的行业老大哥,我们一个是非常尊重他们过去所作出的贡献,在整个中国的传统行业的发展当中,真的能走向光与电是重大过程,我们也是基于他们数十年的工作基础上再往前推进的,我们并不是要从头开始再来一套,而是我们充分享受了原有的技术成果,然后把这个技术成果推向下一个发展大潮,我想人类技术进程都是这样的。而且人类技术进程告诉我们说,没有一家能够从头走到尾,所以有先来者,有后来者,有竞争者进入只是这个行业良性发展的一个标志,所以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乐于和所有的愿意给这个行业转化做贡献的人一起前进,我没有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困扰。至于在竞争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竞争形态,或者会有一些方法,包括我们现在提出零门槛,你们可能会觉得奇怪。

【主持人】对。包括零门槛和一键式,这是极大的降低了门槛。同时这个软件是向所有报业集团免费的?

【于干】 对。

【主持人】 这是不得已之举吗?

【于干】 也可以是不得已,也可以主动采取。作为一个软件提供商,一个基本的心理其实希望回收它的一些开发成本,因为我们还是要提供相应的基本技术服务的,因为每家报社在进行这样的转化的时候都会有一点点个性化需求,基本需求是一样的,但是从它的表现形式,它理解它读者的一些有特征性的功能要求方面,它会有所不同。我们大概有一个很小的不太大的技术服务过程。这个技术服务过程也是有成本的,所以我们本来希望能够以比较正常的价格覆盖我们的服务成本,这也很正常。如果出现了所谓的零价格竞争,免费性的竞争,对这种局面我们也觉得蛮熟悉的。在很多传统产业发展过程当中都看到了这种形式。

【主持人】 价格在传统产业来说更显见,而且打得更激烈。

【于干】 没错,我们一直克制自己说不要打第一枪。这个第一枪确实不是我们打的。(笑语)

【主持人】 您刚才谈到这可能不是最大的阻力,包括竞争对手。你们真正的阻力是不是电子杂志,包括现在新推的电子报纸的盈利方式,究竟如何赚钱呢?

【于干】 这个跟所有Web2.0公司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可信的,能够经过验证的,为用户普遍接受的这样一个盈利模式的推出,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都是关键所在。我们也不例外。电子杂志前面的经营过程里面,我们其实经历了一个让我说叫“强制成长期”,有了这样一个多媒体杂志的形式的发明,有这样一个平台建设,要求要有承载能力,大家才能到这儿发表杂志。

【主持人】 需要有资本推动。

【于干】 这些建设过程在资本推动之下比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但完成以后,发现平台上空空如也,平台上只有可怜的,数的着的孤零零站着的杂志,这个不能满足行业,满足投资人,也不能满足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的迫切愿望。使得我们必须干什么?我们必须强有力地推动杂志本身的生产。所有大型的电子杂志平台公司无一例外地都提供内容向电子杂志的转化的支持。就是我们帮着做杂志,你有内容,我帮你做成电子杂志。这里面客观来说问题也蛮大的。大概50跨页的电子杂志,直接成本大概是六千块钱到八千块钱。

【主持人】 这是完全需要Xplus承受吗?

【于干】 在早期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做的,因为没有人做,也不了解这种形式。在平台上定期出刊的,我们的专业杂志,就是有刊号的,现在是353本,已经出版了四千多期。如果平均每本制作成本是六千,这是月刊,三百多本意味着我每个月要投入好几百万。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这是很大的负担,更何况有的杂志还是周刊、双周刊。还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内容和表现形式到底怎样有效的统一起来。就是说内容提供者其实它到底要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它觉得最好地表达了它的意愿,其实我们设计师并不了解。更多的沟通,大家共同战斗,可能会达到效果。其实制作者和内容生产者本身还是要统一的,制作只是应用而已。长期来看这种代为制作电子杂志的方式,就是我们到去年年底往前,主要的形式我认为根本就不是未来电子杂志发展的主要潮流性的工作方式,这是不对的。所以这种本质规律必须被改变。我们现在提供优质的软件转化工具,用户的体验,用户可应用的功能转化过程的易用性和转化效率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我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是让内容产业向数字化迈进地有效支持工具。

【主持人】 未来电子报纸和电子杂志的比例会是怎样的?

【于干】 这个还是回到现在的社会状况,传媒业里面大概有几大块,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期刊。拿报纸和杂志来进行比较,他们的经营规模相差一个数量级。这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我们2005年大概报纸行业是四五百亿人民币以上的经营规模,杂志总的经营规模大概是四五十亿经营规模,这里面整整差一个数量级,差十倍。但是杂志的份数,就是杂志社的家数,大概有9400多家,报纸只有1500多种报纸。所以它的经营规模,轻重大小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从这个意义来说,数字化媒体过程,应该选择对社会生活影响更大,经营规模更大的报业,它可能在今后的数字化之后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营收也应该是规模要大很多很多。

电子报纸绝不会背离2.0

【主持人】 那么将来是不是已经不再体现电子杂志的这种互动性了,可能不会为独立的内容提供商来包装他们的电子杂志?第二,Web2.0最早的概念是大家分享,将来如果你们的重心都偏向于把报纸电子化或者是传统杂志的电子化的话,是不是有悖于最早的初衷?

【于干】 不是说Xplus基于数百人的努力奔向这样一个前景,如果是的话那你可以杀了我,如果你不杀的话,董事会也会杀了我。(笑)我们现在所采取的这种转化过程恰恰是进一步强化读者和内容生产者之间的互动。

【于干】 我们通过有壁垒的技术工具的支持,真的可以对媒体的内容不光是完成了一个比特化的过程,而是一个真正能够今后交互、互动,用互动的方式来给读者提供服务。

【于干】比如说我们会对海量数字化以后的报业内容进行分类、排行,这种排行不是我的脑袋想排行,而是读者阅读行为累计数据的排行。

还有搜索,还有各种方面的手段。我们现在有大量的这样搜索工具和功能的提供,可以进行未来的个性化定制。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份报纸,有很多版面,这么大量的版面我们确实不能保证读者会从第一版读到第二个版,其实读者还需要细分他喜欢的内容,而这种喜欢的内容通常带来很强的偏好,他是持续的喜欢。比如我是青年委员,青年报是每个委员都被赠送的,每年我们家都会有一大落。但说实话我没有那么长时间去看,我获得重要新闻的途径,可能在网上看看新闻就解决了。但是报纸里面会有一些特定的版位和专栏是我感兴趣的,比如说读书版、天天副刊。还有一些市井新闻,比如说哪倒了一个电线杆子,砸了一辆车,可能不是我阅读之内,但一些特定的版是我喜欢的。还有我比较喜欢的特定的作者,比如说经济观察报的某个专栏,这是我喜欢的。

将这些非常优质的东西转化过去的时候我就会很喜欢,公众和报业的关系将会进入全新的状态,读者的要求和需求被更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使用习性和消费偏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数字化以后对这些行为的记录和分析是非常容易的。我们走向未来的数字化进程会使得现在看上去还很麻烦的过程,比如说剪报、收藏,今后在我们的转化过程当中这些就都变成最基本的通用性功能。所以它一定是一个合乎潮流的合乎Web2.0要求的,合乎人类未来对资讯使用要求的这样一种进步形式;我今天比较遗憾,可能没法在这儿做演示,其实大家到网上去看看就可以了。访问www.Xplus.com就可以。

【于干】我们是2月28号发布了电子报纸,昨天上线了,5号会进行一个明确的改版,非常的紧锣密鼓。

【主持人】 您刚才说到这可能是一个大势所趋,如果作为一个网友,包括现在有很多明星在网上说我想做电子杂志,你们将来还会给这些明星或者是草根提供一个电子杂志的包装过程吗?

Xplus未来三条主线:报纸数字化、杂志数字化、个人电子杂志

【于干】 我们一定不会忽略这个,我们杂志仍然会继续做,同时对过去比较热门的UGC就是用户提供内容的方式,我们仍然会进行支持。Xplus上面有一个“麦客”(Magazine),就是做个人生产、个人电子杂志的频道,从去年年初发布以来,现在已经有四万两千多种个人杂志的发表和制作,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量。我们并没有对它进行过多的宣传和作用,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按照个人习性,来很自然的去形成规模去发展的状态。如果今后你再上Xplus会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导入页面,一个是报纸,一个是杂志,还有一个是麦客,所以报纸的数字化、杂志的数字化和个人的数字化是我们未来的三条主线。

【主持人】未来的前景描述的非常清楚了。

【网友】 电子报纸会一直免费看吗?现在有多少家的报纸可以在你们网站上浏览到?

【主持人】 非常感谢网友提这么巨大和有商业价值的问题。(笑)一个是能不能一直免费看?我想数字化之后,从现在大的潮流来看一定会有大量的内容一定是持续的免费提供,这是不会有问题的。包括从国际潮流来看,比如说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这样一些报纸,也是当天内容免费看,有一些收费是过刊,我们说:过期了的报纸都是卖废品了,卖垃圾了,其实真正对过刊有需求的人肯定是有自己特定的商业目的和学术目的。我们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连过刊也会免费,整个都是免费方式,这个不是我说了算,是我们跟很多报业集团大家一个基本的共识,所以相当长的时间都会是免费提供。

倒是对今后的一些非常强烈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未来是不是会有收费形态?这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这是在一段时间之内需要探讨的商业模式,也就是一些VIP级的服务,比如说我下载要给你加速服务,同时是不是可以有点像亚马逊书店之类的,你自己组合了你的报,然后你的报可以提供给别人看,别人对你的报感兴趣,很多这样的潜在可能性都存在。当这些增值功能出现的时候,会不会未来有一定程度的收费?我想这也是可能的。

【网友】 我看过不少的电子杂志,但是速度都比较慢,这个问题Xplus能解决吗?

【于干】 应该说是可以解决的。如果现在看,我们说到的数字报业的转化和过去早一年以前的传统多媒体的杂志是有所不同的,过去这种东西都是基于非常丰富的Flash制作,以这个为基础的内容提供,这个确实会使下载速度变得相对来说比较慢。现在报纸的提供其实相当多一部分还是文本文件的提供,这些下载速度其实都是非常快的。前一位网友还问到了报刊数量的问题,这是2月28号我们才正式发布的,这还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到昨天为止已经上线提供服务的报纸有7家,大概在3月6号以前(我们现在都是按天计的)大概会有将近20份报纸提供服务,今年上半年会有200张报纸提供服务。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一方面是商务拓展人员动作很快,还有一方面是技术服务人员一直在往前推。

【网友】 和大的报业集团是否已经做过前期沟通了?

【于干】 中国大型报业集团大概是四十多家,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正在进行这些安排的,大概有半数。每家报业集团平均会有七张到十一张报纸,比如上山西报业集团除了山西日报这样的大报,还可能有文摘报、良友报,这些都是在五十万以上的发行量的报纸,都在他的集团之内。同时还有南方等等,也都会陆续上线。

未来营收主要靠电子报纸

【主持人】 您刚才谈到了三条主线,包括电子报纸、电子杂志,还有为草根用户提供的个性化的电子杂志。将来您觉得营收推动最大的是哪一块?

【于干】 这几块产生营收的周期有所不同,能够最快地产生营收的还是报纸。因为传统报纸本身营收就很大,有两种收入形态,一种是广告,一种是发行,我们也是按次序推动这种营收模式。

首先是广告模式,今后才有可能出现一些特定的需求满足的这样的订阅模式。

像广告营收模式的推动,新的工具推出以后,也极大地丰富了报纸上面广告出现的形态和广告出现的空间的增长。

比如说,报纸原来都有大量的广告,有整版的,还有通栏的,还有一个小豆腐块的等等,有很多种广告形态,但都是二维的,都是平面提供方式。如果把这个东西搬到网上来以后,其实所有广告空间都可以多媒体化,很容易地多媒体化,当然继续坚持二维表达也是可以的。现在可以把这一部分广告切换成视频的,切换成有背景音乐的,切换成Flash动画的,都可以。不光是广告,还有上面的内容,比如说文汇新闻,他们和上海台有一个协议,比如说地铁隧道挖通了,原来报纸上有一个图片新闻,这个消息对上海人民来说很重要,上海电视台也拍了视频的片子,就可以很自然地把图片拿掉,可以把上海电视台拍的片子往上一补,这就不仅仅是图片了,还有视频。

我们的广告内容会增加,比原来广告位的位置会增加,广告形态会转化,所以这里头都有很多种更丰富的内容出现。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传统报业广告主,可以将它的广告在您这个平台上类似于二次销售?

【于干】 对,一定会是这样,这是完全增值性的新空间的出现。我们并没有影响到原来报纸纸媒体上的任何效果,该怎么卖还怎么卖,愿意通过哪家广告公司卖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关系。而拿到这个上面以后,可以增加广告空间,增加了读者的受众范围,极大的扩大了阅读量。

现在报业转型很重要的一个驱动力也是因为它还是受了一些新媒体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它的读者人群的年龄段的分布曲线有所上翘,高龄一点的人会去读报纸,下面这条年龄曲线大概都给互联网了,就是低龄读者这一部分。其实在网上的读者和报纸原有读者之间的重合度并不是很高,当报纸拿到网上来发展并获得了全新的读者受众群。这个发行量本身的加大自然是广告价值的提升。

【主持人】 在报纸投的广告,一样会在电子报纸上体现吗?广告主是不变的,如何盈利呢?还是招揽更多的广告主?另外这个分成比例是怎样的?

【于干】 因为增加了广告位置自然就增加了广告收入。比如说原来广告主在那儿买了一个整版广告,这个整版广告我们可以让报社非常简单的换成更为丰富,更好看的广告形态,这个广告直销部门可以跟他们讲,你原来是十万人群,现在上了网以后又可以上升十万人,而且这个人数也不重合。这样的话你愿不愿意多付一些钱呢,那么追加一些广告费完全有可能。

现在把过去的平面广告转化成了可互动的广告,因为我们上面还有很多技术功能还可以增加,是不是可以做个按钮,链接进入广告主的客服页面,这都是新的增值,所以这个可以调动原有广告主的积极性。

同时还有一个翻面阅读,这个间隙里面我们还可以插广告,时间并不是很长,也不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同时总量是控制的,比如说一百个版,可能我们协商好最多允许放三张广告,大家会看起来很漂亮。这是新增广告位置。还有一些边框点击广告,完全可以和报社共享这个新增广告位的收入,然后大家安排一个都乐意接受的分成条件。

【网友】 电子杂志和电子报纸是不是都必须用软件下载,还是都可以在线阅读?

【于干】 现在都是可以在线阅读的。

【主持人】 客户端呢?

【于干】 客户端因为可以更好地解决订阅之类的功能,就是说你想享受一些非常优质的更贴心的深入的服务,可以通过VIP享受。如果是一般阅读的话,页面浏览方式就可以完全支持了。

【主持人】 回过来看,整个大的行业有很多的电子杂志类网站出现,在竞争中,包括您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电子报纸,将来这些是不是可能被复制的,你们怎样避免同质化?

【于干】 我刚才上来就讲我们作为电子杂志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有一个非常底层的困扰,就是我们入手点,过去所谓做的基于Flash富媒体杂志形式时候,我们入手点是一个壁垒不高的状况,这样才使得这个行业迅速进入了一种看上去有点纷繁复杂的竞争,甚至这个竞争当中也出现了并不一定规范的一些行为。对于现在整个数字报业的进程安排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Flash设计能力有了就可以做杂志,这套系统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开发、适用,这不是无门槛,无壁垒的技术,所以真正体现了强有力的技术驱动力。这样的东西其实我们是可以依靠的,会使得未来在这个领域的竞争更为良性化,更为理性化。所以这个是和早期的电子杂志形态所不一样的一点。也使得我们基于技术壁垒获得的发展的重要机遇,如果我们和传统媒体这个产业共同把握好,包括跟我们这些读者共同把握好这个机遇的话,会使得我们这个行业从我刚才讲的,我们有一种通过资本推动强制成长的成长状态,能够进入到一个比较理性的,比较正常化的自然的成长过程,符合商业规律的成长过程,这个机遇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的。我们愿意和与此有关的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共同完成这样一个自然成长期的形成。

【主持人】 现在公司盈利进入了正循环吗?

【于干】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心里头比较愉快的收入准备。

【主持人】增长速度如何?对电子报纸又有一个怎样的期望?

【于干】 首先是大量内容的积累。我们对大量内容进行有效的数字化服务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之后,才能够形成有大量的访问、大量的重复性阅读,解决过去电子杂志重复性不足的困扰,再往后才走到规模性的周期。

【主持人】 需要几年?

【于干】 不需要以年计,在半年到一两年的周期里面,这个可以完成。但次序把握很重要,我们很在乎先后的问题。

【主持人】 关于融资这一块,今年需不需要资本的推动,有没有融资计划?

【于干】 肯定会有,面对一个产业大型发展的机遇到来的时候,还是需要有充分的资源投入支撑它的发展。由于前面的那一轮,你刚才开始讲,去年上半年就形成的一个所谓的过热使得下半年资本秀手,用投资行业自己的话说我们从狂热走向理性,理性了之后其实还是要继续投资的,不意味着理性就不投了。我们提供了良好的运营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已经被验证的营运空间,在这个下面资本再往里投入的时候心理踏实了很多。比如说内容链段、发行链段、技术链段、收入链段,今后的订阅链段,其实在每个链段都可以投入,现在这个心里踏实多了,因为产业链闭合了,可以运转起来了,这个产业一旦运转起来,会带动很多东西,那么这个产业对资本吸纳的能力也就变强了。相信在在2007年发展过程当中,包括2008年对中国人这么重要的年头,我们媒体一定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为媒体服务的角色也一定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所以我相信资本不会对此袖手旁观,一定会参与进来,所以可以期待一个非常好的未来。

【主持人】 我在这里借剩下一点时间,祝福一下您,祝福您的公司,您刚才也其实谈到了很多亮点,风险投资商可能在回归理性之后重新发现电子杂志网站的更多价值,期待你们有新一轮投资的计划的公布。

【于干】 非常感谢,很荣幸有今天的机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 各位网友我们下期再见!

广告:

相关内容

编辑:Admin 时间:2011/10/23 9:09:31 阅览:484   返回    
电子报纸
web
扫描关注53BK报刊官网
扫描关注阅速公司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