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国际新闻媒介》
广告:
我们收听NHK是为了跨入现代生活的大门
——澳洲广播电台播出的听众来信
【档案资料】
名称:(日本放送协会,简称NHK)
会长:初井胜人
经营委员会委员长:石原邦夫
网址:http://www.nhk.or.jp
【述评】
日本放送协会(NHK)是日本第一家根据《放送法》而成立的大众传播机构,其前身为东京广播电台。从1931年开始发送短波频率(FM),1935年开始以“日本广播电台”的名义向海外传送广播节目,现已发展成为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广播机构。在世界传媒领域,HK由于其对国内外新闻的准确播报和快速采编,也赢得了世界传媒巨头的一席之地。据1997年9月NHK放送文化研究所的调查,作为日本公众信赖的对象,NHK的威信甚至超过了国会、政府和法院。
【发展史】
日本社会的变迁促成了NHK的发展,每个时期的NHK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合当时社会发展,可以把NHK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一、公营体制时期(1925—1945年)
NHK的前身是1925年3月成立的东京放送局1926年8月,在日本广播事业主管部门通信省的主导下,它与大阪广播电台和名古屋广播电台合并组成日本放送协会(NHK),成为日本第一家公共广播机构1928年,NHK完成了覆盖日本的广播网,成为日本唯一的全国广播电台。1935年,政府通过法令赋予了NHK独占播放权。此后,NHK在日本政府的控制下,在配合日本政府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政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25年成立到1945年日本战败,当时的日本广播协会名为“社团法人”,但被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二战”以后,NHK一度关闭,1946年3月4日,在联合国驻军总司令部指导下开始重新进行广播。
二、公私并存时期(1945-1985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广播制度仿效英国的公共广播制度,实行特许专营,由NHK垄断全国广播事业。作为国家经营的非营利性组织,NHK经费来源全靠收音机的执照费,其广播中不允许插播广告。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军指示日本政府实现广播事业民主化:“总司令部在今后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将拓展日本民营公司相互间及民营公司与公共机构(NHK)之间的自由竞争,并将在新法规中制定扶持民营广播公司的规章。”①1950年,日本政府被迫通过“电波三法”即《电波法》《广播法》以及《电波监理委员会设置法》确立了战后日本广播事业自主经营和广播自由的原则,也确立了日本广播公营和私营并存的双轨体制。同年6月,日本政府废除了自1914年以来由政府专控的《无线电通信法》成立了今天意义上的慈善公共广播形式的NHK。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建立了电波监理委员会。1951年该委员会向16家公司发放日本最早的民营广播预备许可证,民营广播从此诞生,NHK进入了与商业电台竞争时代。
三、内向型经营转向外向型经营(20世纪80年代至今)
在“电波三法”的保护下,NHK建立起公营性质,明确与政府和商业的距离。在1973年开始创建“广播电视中心”,负责全国性的语言广播和电视广播及全球性的对外广播业务,1984年5月开始正式卫星广播。NHK为海外听众提供无线电广播服务,每天都有普通话以及多国语言的广播节目。NHK注重新闻、教育、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播出,以此获得了大量听众的认可,另外,由于NHK一直坚持采播高质量的广播节目,也给大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目前NHK已经完成了从确保财源和合理化经营为目的的内向型经营策略,转变为以扩大业务范围和形成企业集团为目的的外向型发展战略。
【规模实力】
一、品牌价值
NHK在历次的世界品牌实验室排名中榜上无名,说明其作为世界品牌的影响力还不够。
在欧盟“媒体与通信政策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国际媒介公司50强排行榜》中,NHK以2012财年收入6331亿日元排名第18位,位居日本媒介公司Sony(第7位)之后,富士媒体控股有限公司(第20位)之前。由于该排行榜主要以媒介公司上一财年收入作为排名主要标准,只能说明NHK的运营收入在世界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国际市场占有率(Share of Market)、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和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都还有待提高。
二、传播网络
日本《放送法》规定NHK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必须能够接收到。这使得NHK在全国有众多组织进行运作。NHK在日本各地建立了54个地方台,其中包括设在大阪、名古屋、广岛、福冈、仙台松山、札幌的7个骨干台。这些地方台构成了覆盖全国的广播网络,拥有日本其他商业台无法与之匹敌的庞大规模与此同时,nHK还建设了各种规模的发射台7000多座广播节目每周播出时间为1040小时,节目覆盖率达90%以上。总部设在东京的NHK除了在全国拥有众多地方台之外,在国内还设有54个分局,在全世界许多重要城市如纽约、巴黎、曼谷等共设有30个分局。
NHK旗下拥有众多实力不俗的子公司:NHK二十一世纪公司、NHK网络公司、艺术公司、NHK交响乐团、NHK放送研修中心等这些子公司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广播节目策划制作和营销,以及其他业务支援和公益性活动上均表现出雄厚的实力。
三、主要频道
1.国内广播频道
日本商业电台的进入,使听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方式来选择电台收听。NHK失去了垄断地位,收听率因此一再下降,为了抓住听众,NHK开始重新定位分化节目,一批小众节目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目前NHK的三套广播网分别是:广播一台、广播二台、调频广播。每一套广播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定位。广播一台为日本听众全天候不间断地提供详细的新闻与生活信息,在全国拥有212个地方台。广播二台是给听众提供终身教育服务的渠道,主要播出的有语言教育节目、学校广播节目和各类教育节目,在全国设有140个地方台。调频广播的理念是发挥调频广播高音质的特性,专门播出音乐,以古典音乐为主,兼顾多方面的音乐需求,在全国拥有519个地方台。
与英国广播公司的10个国内广播频道相比,NHK的广播频道在数量上没有优势。但它扬长避短,通过节目内容来赢得听众。NHK非常重视向国民提供“准确”“及时”“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尤其重视对自然灾害的报道,视其为向国民应尽的职责。NHK也非常重视通过优秀节目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从总体上看,其节目内容严肃、正统,新闻报道力求准确、公正,重视时效性,娱乐题材也尽量避免庸俗化,在世界广播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2 .国际广播频道
NHK积极向海外放送广播节目,1936年创办的国际广播,在“二战”期间用24种语言每天广播33小时5分钟节目,成为战争宣传工具。“二战”结束后,NHK国际广播暂停播送,直到1952年才复播。
目前,国际广播属于NHK环球广播网的一部分,NHK环球广播网是NHK的对外广播电视服务,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向世界提供新闻和各种信息。其中的日本国际广播电台用日语、华语、英语等18种语言,面向全世界,一天累计播出55小时20分钟的广播节目。
NHK环球广播网能够迅速准确地向世界各国人士播报日本国内外新闻;同时充分发挥NHK设在世界各地记者站的优势,从不同角度介绍亚洲和世界;在发生重大事件、事故、自然灾害时,发挥生命线的作用;迅速准确地介绍日本的生活和文化、政治和社会的动向、科学和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日本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
【影响力】
从诞生第一天起,NHK就旨在提高日本国民素质、普及文化。1925年,NHK前身东京广播公司的总裁后藤新平在开播祝词中提到了广播的四大功能,其中一项为:“无线电广播可使日本国民均等接受文化、可以提高日本国民的修养”,至今这点仍是HK节目制作的重要标准。
经过八十多年的经营实践,NHK已经发展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并连续多年位居国际上极有影响的杂志《国际电视业》世界电视企业百强的前五位。
日本新闻协会广告委员会每年定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关于全国各媒体接触与评价调查工作,结果显示,与报纸、商业电视、杂志、络媒体相比,作为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的NHK在“情报准确”“情报内容值得信赖”“内容中立、公正”“专业性强”“维护隐私”“关照社会弱势群体”“情报迅速”七大项目的评价比率上遥遥领先,均获得了最高得分。其中,情报准确”和“情报内容值得信赖”两项的得票率甚至超过了50%远远超过了其他几家著名的商业电视媒体集团,公信力远超商业对手。
【经营管理】
一、以听众为核心的广播理念
作为日本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NHK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播放广告,资金来源于受众缴纳的视听费。日本《广播法》明确规定,作为一家服务于公众利益,具有独立性的广播机构,NHK的收入不能像商业电台那样来自于广告。为了保证NHK组织运营及节目内容的独立性,国家制定了视听费制度。NHK的普通视听费为每月1830日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平均收入的0.55%。因此,它的业务情况、预算和经营委员会成员的任命等,都必须得到代表国日本国会承认,其最高权力机构为“经营委员会”。
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没有广告商的压力使得NHK可以资助编播质量较高的广播电视节目。NHK每年用于节目制作和广播设施运转的预算支出占到总支出的70%。2009年NHK预算支出为6728亿日元节目制作和播出费用占到72.9%,共计4907亿日元。雄厚的经费支持,让NHK制作出质量更高的节目,深受受众喜爱。
NHK在社会功能上表现出鲜明的公共性,NHK放送文化研究所连续20年调查显示,NHK在重大事件及自然灾害的报道教育文化节目、地方题材节目、报道的公正性、节目深度这5个方面,获得受众广泛和持久的认同,在契合受众心理、内容新颖两方面与民间广播公司不相上下。
二、外向型发展战略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对《广播法》进行了两次修改,为NHK提供了扩大业务的法律保证。NHK开始大量设立子公司,开设相关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NHK的相关团体只有十家左右,到了2005年已经扩大到了子公司25家、相关企业4家、相关公益法人9家的规模。①NHK制定了一系列经营策略:削减了NHK人员和组织经费,为其发展减少了经济压力。同时NHK转变了发展战略,从过去的确保财源和合理化经营为目的的内向型,转向以扩大业务范围和形成企业集团为目的的外向型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后,NHK在其他领域也展开了商业活动,国际媒体企业MICO就是其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典型。NHK已经转变为以银行、制造商、商社和航空公司等47家大企业为投资股东、资本为67.7亿日元的媒体公司,为NHK增加了财政收入,也扩大了国际知名度。
三、全球发展
NHK重视与国外广播电视机构的关系,在节目交流、采编、卫星转播、共同制作等领域,与30多个国家签订了40多个合作协定。此外NHK还以海外派遣的方式进行国际合作,其与墨西哥、巴拿马、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家互派了业务、技术和管理等各类工作人员。
NHK与亚广联、欧广联、韩国广播公司、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公共广播协会等组织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与这些区域性国际广播电视组织和各国广播电视机构的联系,为其在海外的文化传播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
一系列的国际合作,也使得NHK广播电波不断传送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
四、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
NHK非常重视员工培训,期望以此提高员工素质。内部刊物《NHK信息》为员工提供了很多管理经营和节目制作方面的信息,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也促进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业务水平,NHK会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在新老职工交替时期和新任管理人员上任以前均进行业务培训,并对高级管理人员每年组织有效的研修活动。NHK拥有数量众多的优秀播音员,为了不断提高播音员的职业素质,NHK先后成立了“播音研究室”“广播语言表现委员会”“电子培训设备活动”等一系列组织,专门研究播音员的语言表现和培养播音人才。
五、半官方的公共广播机构
如果说BBC是世界公共广播的鼻祖,那么NHK就是亚洲公共广播的典范。
NHK是根据《广播电视法》设立的独立法人,是公共性质的广播电视机构,不属于政府和任何政党。其宗旨是为了公共福祉和广播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播出丰富而优秀的广播节目,并从事国际广播业务。
NHK的公共性质和BBC有类似之处。经营委员会是NHK的最高决策部门,会长为其次。2006年6月,NHK实施大幅度的组织修改,部门由26个削减为20个。经营委员会及会长以下的执行机关负责NHK的运营。经营委员会由12名成员组成,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和教育、文化、科学、产业等不同领域,代表全民的意愿这12名成员由参众两院统一推荐,首相任命,每届任期三年。经营委员会有权任命会长,会长经过经营委员会同意后任命副会长和理事,组建理事会,决定NHK经营方针及日常业务工作。
政府责成邮电大臣具体监督NHK的活动,理事会的章程都要经邮电大臣批准,每年还需要向邮电大臣提交业务报告,并经由内阁转报国会,然后邮电大臣奉国会指令指示理事会进行国际广播并规定有关事项等。
作为公共广播机构,NHK实行广播与电视合一、中央与地方一体的运营体制,以便于提高效率、协调发展。NHK的人事、财务和节目编播权力都集中在东京总部,有利于保持节目的完整性和节目质量的提高,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节目资源的浪费。这一体制为NHK研究部门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对NHK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延伸阅读】
NHK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NHK的广播体制是“二战”以后在美国(名为联合国驻军总司令部,简称GHQ)的主导下确立的。从1925年成立到1945年日本战败,当时的“日本广播协会”虽名为“社团法人”,但被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所有重要干部都由政府任命,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改变“日本广播协会”的官办性质,1945年12月11日,GHQ发布了重组日本广播协会的指示:建立一个能代表国民意愿的顾问委员会,由其确定会长人选,报由最高司令部审批;新会长上任后,该委员会仍需对各项政策问题发言,以促进重建协会的工作;有关广播电台的设置和废除、政状况等,协会还应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指示。
从此,“日本广播协会”结束了“官办”的历史确立了与政府关系新的基本框架。1947年10月,GHQ就日本应建立怎样的广播体制向日本政府提出原则性意见:(1)广播应当独立于政府、政党。为此,需要建立一个类似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自治机关”—电波监理委员会,以全面指导广播工作;(2)允许私营广播成立;(3)确立广播自由、不偏不倚、努力服务公众、遵守技术标准等原则。
根据上述原则,日本政府制订了《电波法》《广播法》和《电波监理委员会设置法》通称“电波三法”。《电波法》侧重于电信和广播的技术问题;《广播法》对NHK和私营广播的性质、任务、形态和注意事项等做了规定;《电波监理委员会设置法》则是该机构的业务、权限等问题的章程,1952年日本政府废除该法,广播的行政权收归政府(邮政省)。
从以上可以看出,NHK的体制是随着日本政治体制的转型,在美国的主导下确立的。它脱离了政府的直接控制,引入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理念和管理机制,但又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既与电子传媒的特性有关,也是与日本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分不开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