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广告:
近一两年来,在地铁里、公交车上,越来越多的人利用零碎的时间全神贯注地用手机阅读各种信息。这一方面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3G业务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图书,转而通过手机阅读。拿着手机阅读不仅代表着一种新时尚,更代表着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书看报的习惯已逐渐养成,它随时随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优势让手机阅读产业打开一片巨大的蓝海。
在中国数字出版的各种业态中,手机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从短信到彩信,从WAP到BREW/JAVA,从手机游戏到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小说,甚至手机电视,手机不再仅仅具有通话功能,而是越来越多地进入传统媒体的领地。
所谓手机出版,一般是指服务提供者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态,将自己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制作成数字化出版物,并通过无线、有线网络或内嵌在手机媒体上,供用户利用手机或类似的移动终端,进行阅读或下载的传播行为。按照内容可分为手机读物、手机音视频和手机娱乐;按运营传播形式可分为短信型、彩信型和掌信型;按照内容的获取形式可分为无线互联网手机出版、有线互联网手机出版和手机载体出版3类。
在中国,手机出版的实质性发展,是随着手机通讯3G网络的开通而发展起来的,2010年是中国手机出版开始大规模启动和商用化的一年。虽然手机出版是数字出版的最新门类,时间很短,但增长却非常惊人,很快便在中国数字出版中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051.79亿元,其中:手机出版为349.8亿,超过网络游戏的323.7亿和互联网广告的321.2亿,成为数字出版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与此相对照,电子书的收入规模仅为24.8亿。(2011年的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尚未有数据公布)
近几年,手机出版规模持续上升。目前中国已有一半的报刊开展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数量已突破1500种。手机新闻网站、手机小说、手机报等业务已成为手机网民阅读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的阅读习惯已悄然改变。
从读者阅读习惯看,手机阅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重要阅读载体。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2010年进行的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14—17周岁手机阅读群体平均每天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长为33.66分钟,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平均费用为25.56元;18—70周岁的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平均每天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长为32.91分钟,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平均费用为34.46元。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