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建设的背景和全媒体

来源: 网络

广告:

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信息流的传播路径,重构信息传播格局。单一的“信息发布”功能已无法适应社交舆论环境下官民互动与沟通的需要,社交媒体在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效率、推动官民对话和舆论引导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

全息媒体时代到来——

传播的呈现形式愈加多元,图文、视频、游戏、AR等等,给用户的阅读体验也是各取所需,新闻的呈现更为立体。

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万物皆媒,多端发布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2018年9月21日,中宣部要求,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2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

习近平在集体学习中说了“四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这可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对全媒体时代做了四个层次的阐释。

全程媒体,意思是一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无时无刻不处在传播的链条中,或者说随时都可以变成一个公众信息,以前还可以“捂”,现在根本藏不住;

全息媒体,意思是传播的呈现形式愈加多元,图文、视频、游戏、AR等等,给用户的阅读体验也是各取所需,新闻的呈现更为立体。同时,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万物皆媒的时代到来;

全员媒体,这个也好理解,意思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一个手机就能构成一个传播平台,看看现在这么多自媒体就知道了;

全效媒体,意思是媒体越来越分众化,用户画像越来越清晰,以往新闻传播你只知道播出了、发行了,却不知道谁看了你的报道,反响怎样,这叫非全效传播,现在你可以利用大数据清楚知道谁是你的受众,传播更精准、更有效率。

广告:

相关内容

编辑:Admin 时间:2020/11/18 16:09:39 阅览:2462   返回    
融媒体
全媒体
扫描关注53BK报刊官网
扫描关注阅速公司微信